嘉德古籍部自2016年秋拍及2019年春拍呈现两批徐复观旧藏熊十力书札之后,今季春拍推出嘉德整理徐复观旧藏熊十力书札的最后一批。此组书札涉及熊十力与弟子之间论及养生、论学、出书、办学等各种事物,亦不乏衰暮悲情之宣泄,更有悲悯之心的流露。呈现了60岁以后的熊十力在鼎革之际的日常生活之图景。于平淡中见其真性...
🎉此乃熊十力大师为徐复观精心创作的嵌名联佳作,乃大师亲手书写,弥足珍贵。📜联文以水墨纸本镜心形式呈现,尺寸为44×10cm×2,现藏于某处,为藏家所珍视。🖋️熊十力,湖北黄冈人,不仅是哲学家、思想家,更是新儒学的开山祖师。他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黄冈军政府参谋,并参与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1922年,受...
熊十力三大弟子之一的徐复观,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投在熊十力门下时已是国军少将。 徐复观 1943年徐复观偶然看到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仰慕其学识,不久后登门拜访在重庆北碚勉仁书院的熊十力。 徐复观见面后先请教熊十力读什么书,熊十力说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一听很不高只,说你根本没有读...
更有趣的是熊十力与同乡人废名(冯文炳,文学家)的交往,据他回忆说,两人一当相遇,必是口舌相加,每当争论起学术问题来,经常是各不相让,始则面红耳赤,大叫大嚷,继则扭成一团、拳脚相加,最后是不欢而散,然过一二日再聚时,则又谈笑风生,和好如初,如此狂怪而又豁达大度之人,真可谓古之罕有,今亦绝无! PS: ...
徐复观和熊十力都是鄂东黄冈人,徐复观的家乡是浠水,熊十力是黄冈人,他们两家相距不到20里。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黄冈是一个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地区。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可以说这个地区曾经影响了海峡两岸的文化发展甚至历史进程并不为过。除熊十力外,台湾自由主义的领港人、哲学家、逻辑学家殷海光、政治史兼经济学...
1949年,国学大师熊十力在变革之年陷入“去往海外”还是“留在大陆”的艰难选择,最终与学生徐复观分道扬镳、天各一方。将于11月14日上拍的19封熊十力信札,完整反映了历史转折处的抉择 熊十力(左)与学生徐复观(右) 熊十力致徐复观 信札 1948年写本 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国共双方进行最后一次和谈。于此前后,南...
一批徐复观旧藏的熊十力信札昨日亮相中国嘉德2016秋拍上海巡展。此批信札系熊十力于1948-1949年间致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的信函,直观得展现了熊十力等新儒家代表人物在历史十字路口的艰难处境及不同的抉择。 此批信札有部分内容能在《熊十力全集》中读到,但是完整的19封信札全部公开尚属首次。
徐复观当即复信道歉,说明他实在一向不会写楷体字。几番通信后,有一天熊十力来信表露了同意收他入门的意思,说徐复观可以去北碚看他。 时住重庆南岸的徐复观,郑重其事地穿着军装,前往勉仁书院第一次拜见熊十力。见面后,徐复观请教应该读些什么书。熊十力推荐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他说早就读过了。熊十力不高兴地...
熊十力 以后同熊先生在一起,每谈到某一文化问题时,他老人家听了我的意见以后,总是带劝带骂的说,“你这东西,这种浮薄的看法,难道说我不曾想到?但是...这如何说得通呢?再进一层。又可以这样的想,...但这也说不通。经过几个层次的分析后,所以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受到他老先生...
熊十力(左)与学生徐复观(右) 熊十力致徐复观 信札 1948年写本 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国共双方进行最后一次和谈。于此前后,南北分治之议纷纷扰扰,时局变得混沌不明。国军少将、蒋介石曾经的随从秘书徐复观在即将赴台湾之前,收到恩师熊十力的加急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