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溥(1607年-1658年),字巨源,新建佘牟(今湾里招贤人)。因仕途不顺,徐世溥回到西山隐居,他文笔极佳,是明代隐居西山的最后一位文学家,撰写了大量的山水诗文、历史考证和评论文章,成为南昌文化界的领军人物。 徐世溥与西山人文 《江变纪略》·徐世溥 对政府失望的徐世溥回到西山后虽过着隐居的生活,但在文化领域一...
徐世溥(1608-1657),字巨源,江西南昌新建人,明末文学家。世人称其才雄气盛,长于古文辞,“古文名噪三吴间”;工诸体诗,“取材博,用意远,不规规于汉魏唐宋诸家”;可“与朝宗同不朽”。兼工书法。著述丰厚,有《夏小正解》、《韵蕞》、《榆墩集选文》、《诗》、《榆墩集选诗》、《选文》、《榆溪诗钞》、...
最新更新 第2章:二卷。明末徐世溥撰。徐世溥,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诸生,长于文笔,山居遇盗焚掠而死,或云为仇家李明睿所加害。著有《榆墩集》、《榆溪集选》。《江变纪略》述永历初金声桓、王得仁南昌反正事。金声桓本明将,叛明降清,复又叛清而反正。王得仁本闯王部
徐世溥,字巨源,出生于1608年,逝世于1657年,是江西新建人。他的父亲徐良彦,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的进士,崇祯朝曾官至南京工部侍郎。十六岁的徐世溥便以才子之名补入诸生行列,艾南英闻其名,与他结为兄弟。钱谦益、姚希孟、万时华等人都对他赞誉有加,视他为才俊。徐世溥才情横溢,尤其在古文...
这里不说徐世溥在晚明古文运动中的贡献与地位,这里只谈有关他遇害的那起非正常死亡事件。 人们普遍认为,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徐世溥的死,最大的嫌疑对象为降清的礼部侍郎、回籍定居的李明睿。李氏在南昌永和门内倾力营造起自己的园林建筑群——阆园,并在这里进行演剧活动,声华倾动一时。但有人认为作为前朝老臣,变...
徐世溥的《小涧记》是一篇古文,原文和翻译如下: 原文: “小涧之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翻译: “小涧的水,清澈而波光粼粼。不耕种不收获,为何能取走三百亩的庄稼?不狩猎不打猎,为何你的庭院里挂着貉子?那些君子啊,可不是白吃饭的!”...
历史人物> 徐世溥 【介绍】: 明末清初江西新建人,字巨源。徐良彦子。十六岁补诸生。与东乡艾南英约为兄弟。钱谦益亦盛赞之。入清,拒绝征辟。为文才雄气盛,身遭乱离,诗歌有哀婉不堪卒读者。晚年遇盗死。有《榆溪集》。 徐世溥相关 卫羽 卫宏 卫青
章江故深险,而所造三桥,上直矶,中当迥γ,下当湍驶,皆没水置石,下桩为基,度及沙面且丈余之土,乃更累木叠石。叠至与水面平,而后ㄌ船墁板,加土重栈 为桥。死者又数十万。会天旱水涸,功亦竟就。盖天启时,有广信周生者,善布施,贫福利,尝与宗室议论谋造浮桥于章江,时人皆以为狂,咨之硕师老匠,以为...
#新建县先贤一徐世溥#@徐世溥(1608年--1657年),字巨源,新建人,侍郎徐良彦之子。据说他十六岁即成为明史补邑诸生,为文才雄气盛,名重一时。 徐世溥在记录这段史实时,虽已是清朝,但他依然沿用南明隆武、永历...
《江变纪略》清·徐世溥 ●卷二 《江变纪略》清·徐世溥 ●卷一 金声桓,左良玉部将也,本辽阳卫,应袭世职,以边资历杨枢辅嗣昌,史督师可法诸 营,累升至淮徐总兵官,寻隶左后队。 初,左既败绩襄樊,退保武昌,力不支,则图屯兵南都;癸未春,至池州,闻有备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