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网络平台和数据源直接对接金融机构,现在增加了百行征信、朴道征信等征信机构的中间环节,提高了网络平台、数据源厂商和金融机构的对接开发成本,成本转嫁给金融机构,最终分摊到客户身上。 短期来看,“断直连”涉及主体需要配合合规整改,改变原有的交易流程、增加中间环节间接摊高了成本,这些成本不可消失并且难以避免,建...
2022年9月监管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督促13家主要互联网平台公司和2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持牌机构,加速落实个人信息“断直连”,并在12月底前基本完成。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明确了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等全流程须“断直连”,《办法》过渡期为办法施行之日至2023年6月底。互联网平台开...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效率也非常低,一方面展业的个人征信持牌机构只有两家,而这两家机构要同时对接数以百计的金融机构和助贷机构,实在分身乏术;另外一方面,“断直连” 将两方合作变成了三方合作,相当于原有合作的沟通中多了一方,三方确定一个事项比两方确定一个事项时间会拉得更长,且由于市场的稀缺性,一些流...
从链接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数据平台的征信机构层面来看,截至目前,仅有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朴道征信”)两家机构获批牌照并进入市场化运营。百行征信5月发布的成立五周年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底,百行征信累计拓展法人金融机构超3000家,基本实现全国性银行产品服务...
韩国MyData模式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数据生态系统机制,其创新尝试给个人征信带来了创新方向,有助于解决国内征信数据“断直连”监管。首先,MyData为个人征信发展带来新模式。MyData行业范围比个人征信宽,准入门槛低,对我国庞大的个人数据市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个人数据分级分类监管参考模式。我国个人数据行业目前只有...
征信数据“断直连”助贷业务将洗牌 □记者 于晗 从9月30日《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针对金融科技监管的表态都可以看出,通过用户个人信用信息渗透信贷业务,已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办法》拓展了“信用信息”的定义外延,将大量助贷业务纳入征信...
个人信息“断直连”背后的战略问题 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给网络平台机构下发“意见反馈”,要求网络平台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中,不得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产生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断直连”。对此,业内人士预计,未来...
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给网络平台机构下发通知,要求网络平台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断直连”。按照个人征信业务整改工作要求,平台机构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中,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产生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础信息、个人画像评分...
最具争议性的事件是2021年7月监管机关向14家网络平台企业下发的关于征信断直连的内部通知,该通知中采用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断直连”口径,即明确要求“平台机构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中,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产生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础信息、个人画像...
方式三:其他征信公司模式 当前市场中除了百行和朴道等个人征信机构外,还有如元素征信、中企评协等130多家在监管部门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虽然此类征信机构无法承接当前市场中个人消费类贷款的个人征信断直连工作,但是部分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经营贷款过程中,需要对申请人经营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因此企业征信机构可以承接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