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公、孔子的儒学为准绳,那么文章就有学习的榜样了。“征之” 是引述、考证的意思,“周孔” 是周公、孔子的简称,“文” 是文章、礼乐制度,“师” 是学习的榜样。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是王肃评价曹魏时期的乐府制度时说的。
故知繁略殊制,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会适。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 ——2024.10.13.23.00#《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 #文心雕龙 发布于 2024-10-13 23:00・IP 属地上海 赞同2 分享收藏 写下你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材料一: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孔子曰:“善。 ”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 老聃中其说,曰:“太谩,愿闻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义。 ”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
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
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邓岳疏云:...
中庸所载孔子有言“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这说明从周礼是孔丘比较后的选择。以及我之前在总结儒家四书中的考证(引用自第二十一篇)“而儒家本身是讲究变化和革新的,大学有言:“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
4(3分)汉代士人心目中,周公是忠、义的完美的化身,是理想政治人物的典范。但唐太宗却将周公逐出国子监的圣堂,流传汉晋八百年的“周孔之道”也被取消支配意识形态的特征地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佛道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B. 君主权威强化的需要 C. 科举制度完善的要求 D. 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 反馈...
唐太宗以梁武帝父子好释老为戒,曰独好周孔之道,大征儒士,以儒学治国,而开贞观之治。明成祖宣称“朕用儒道治天下”,有献道经者,斥曰:“朕所用治天下者,五经耳,道经何用?”优礼儒士,而开永乐盛世,自古英主类能崇圣道,屏异端也。后又有道士进献金丹、方书,成祖令其自食丹药并将方书销毁,韪哉!与唐代...
表赦之。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悉自览罪状,一时论决。大军东征,入为丞相长史。军还,复为魏郡,转西曹属。从征汉中,还为尚书。行前未到邺,太祖崩洛阳,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
制作者:孙位、张激、马和之、刘松年、马远、马麟、梁楷、赵孟頫、华祖立、吴炳、张渥、吴叡、盛懋、王绂、戴进、马轼、李在、夏芷、安正文、周文靖、沈周、周臣、郭诩、吴伟、祝允明、张路、杜堇、唐寅、文征明、张灵、仇英、尤求、丁云鹏、李士达、崔子忠、张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