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如:城入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2.原文: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内外都建造了小门口,处处都是。“而”: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到处都是的意思。“往往而是”现代文章中少见,古文中较多。比如明代茅坤的《青霞先生文集序》中写到:“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意思就是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
我们知道,文中 “墙”为“诸父异爨”用以分隔叔伯各人居住范围的,“往往而是”的,作者所指无疑当为“墙”,故“墙”理应属下句;若理解为“往往而是”句前省略了主语“小门墙”,则不合常情(“门”不可能到处都是)。“内外多置小门墙”中的“门墙”词义,若采《汉语大词典》中 “门墙”之义项①⑨来诠释...
结论:"往往"一词在中文中具有多种含义,常常被用来表示频繁发生、时常出现或处处存在的意思。以下是对它的不同用法的直观解释:1. 表示频率高,如"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意为他经常工作到很晚才休息。2. 指处处或到处,如"往往来自山出棋置",意为事物遍布各处。在历史文献中,如《史记》中...
1. [often;frequently]∶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2. [everywhere]∶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 [one after another]∶纷纷 吴王之弃...
往往而是的往往意思是时常,常常。《项脊轩志》[明] 归有光 原文: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内外都建造了小门口,处处都是。语出《项脊轩志》此处断句有争议∶http://hi.baidu.com/%BD%AD%B6%AB%B6%C0%D0%E3/blog/item/e70269ef375f16f3b2fb95b5.html
隔墙到处都是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 [one after another]∶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1]详细解释 1. 常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