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目前工作居住在德国柏林。1996年,戈登成为第一位赢得特纳奖的影像装置艺术家;1997年,戈登代表英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此后亦数次获得重要国际奖项。 戈登的许多作品和记忆相关,使用了各种形式的重复,试图挑战观众的感知,通过让观众们意识到自己的主观性,质问他们为经历赋予意义的...
3月31日至8月11日,昊美术馆推出“2024昊·影像季——回声”,邀请中国当代影像艺术领域的五位艺术家——马良、黎晓亮、杨泳梁、李汉威、徐今今,在昊美术馆(上海)的三层展览空间内呈现四场展览。五位艺术家的年龄覆盖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他们以摄影、影像及装置为媒介,分别象征着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三股力量,他们用...
杨福东是中国当代最受国际瞩目的影像艺术家之一,其作品优美而伤感,以古典文人气质与现代场景对接,模糊了历史感与现实性,拓宽了影像叙事的方式,反映着新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在富裕的物质生活与日益匮乏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妥协、困惑和无力感,同时也暗含了被现代化狂潮践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奈。2002年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的《陌生...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上海馆开幕。 展览首次汇集了 开创东亚录像艺术实验之先河的 日本、韩国和中国的15位 重量级艺术家的影像艺术作品。 展览旨在重新审视艺术家在东亚录像艺术兴起之时对于这一媒介的处理方式,并以期为跨国性当代艺术媒介的录像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历史梳理做出贡献。本次主题录像艺术展览时间至2021...
比尔·维奥拉是国际公认的影像装置艺术先驱。从艺三十多年以来,他先后创作了150余件影像、音像装置、电子音乐表演以及电视 和广播艺术作品。在艺术家层出不穷的今天,比尔·维奥拉以他的博学和对当代高科技传媒的熟练掌握在国际艺坛牢牢地站稳脚跟, 并成为闻名世界的视像魔术大师。
Ho Tam:相比较其它的艺术形式,你认为摄影有何不同? 麦克米伦:我想作为一名艺术家,其本职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重新定义“美”,虽然这听起来有些肤浅。重新定义美就是以一般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现美的存在。大多数人从我的摄影作品中只看到了悲伤和灾难——实际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因为人们不会告诉我。我能从我的...
王庆松站在成都市美术馆“向度——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展”偌大的展厅内,心里有成就感。 不断有观众从他身边经过,只听到别人称呼他“王老师”,却不知道眼前就是此次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周的总策展人、当代影像艺术家王庆松。 观众更不知道的是,此次成都国际摄影周给王庆松留下的印象非常深,“以前从未有过。” ...
艺术微喷,100×100cm,2014年 《返老还童图(F)》 艺术微喷,228×360cm,2007年 《运》 艺术微喷,260×480cm,2008年 笔触 曝光 算法 展览资讯 笔触、曝光、算法 中央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展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
比尔·维奥拉:1951年生于美国纽约,是国际公认的视像装置艺术先驱。自1972年起,他已经创作了超过125件录像作品及多媒体装置作品,在全世界的画廊、美术馆,甚至是电视、教堂里都有展出。在比尔·维奥拉的作品中“慢镜头”的拍摄手法和“水”的意象被广泛应用,作品主题多为表现宗教、人类情感、出生、死亡与重生。作...
也许,这才是摄影艺术家记忆中的“真实”。杨逸凡的摄影所突出的影像的意味就是试图让我们去理解世界。就像他拍摄的那组异型葫芦,福马胶片特殊的颗粒感搭配简单的自然光,在白色的背景上绘制葫芦在精神世界中的意象。此刻,葫芦是葫芦,但又不仅仅是葫芦本身了。这时的我们已从视觉感知区域逃逸出来,进入另一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