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茹雯、1985届校友,1967年12月生,高淳桠溪人,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南京大学特聘教授,1992年8月参加工作。 现任职务: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PI,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
彭茹雯,江苏高淳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人工微结构材料光声调控创新团队”), 科技部量子调控项目 “人工微结构材料中光、声以及其它元激发的调控” 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人工微结构中...
南大2023年再添正刊!彭茹雯、王牧教授最新成果登Science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1月20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彭茹雯教授、王牧教授研究组联合美国东北大学刘咏民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Breaking the limitation of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in optical metasurfaces with engineered...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人工微结构材料光声调控创新团队”), 科技部量子调控项目 “人工微结构材料中光、声以及其它元激发的调控” 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人工微结构中新奇量子、类...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彭茹雯教授、王牧教授研究组联合美国东北大学刘咏民教授研究组,创新性地引入光学响应噪声调控,成功突破光学超构表面偏振复用的容量极限,为发展高容量光学显示、信息加密、数据存储提供新范式。他们的研究论文"Breaking the limitation of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in optical metasurfaces with engineered...
彭茹雯,这位杰出的科研人才,来自南京高淳。1985年,她凭借优异的表现高中毕业,直接进入了南京大学的物理系,开始了她的学术生涯。在大学期间,她不仅完成了本科学业,还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最终在毕业后选择留在南京大学,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彭茹雯担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彭茹雯在学术道路上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她的教育历程起始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她在这里连续攻读,于1989年获得了物理学的学士学位,随后在1992年取得了硕士学位,直至1998年进一步提升学术成就,荣获博士学位。从那时起,她便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逐步晋升为助教、讲师、副教授,直至成为备受尊敬...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彭茹雯教授、王牧教授研究组联合美国东北大学刘咏民教授研究组,创新性地引入光学响应噪声调控,成功突破光学超构表面偏振复用的容量极限,为发展高容量光学显示、信息加密、数据存储提供新范式。他们的研究论文"Breaking the ...
近期,南京大学赖耘教授、彭茹雯教授和王牧教授合作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突破了依赖于包层的传统波导物理图像,在纯电介质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无需包层的超紧凑波导阵列与光子回路的新原理。他们通过原理性实验成功展示了与空气完美阻抗匹配且具有直角转弯功能的零间距波导阵列,以及沿弯曲路径传播并遍历整个物理空间的无包层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