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等身的彭桓武却低调异常,他将所有的荣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连本属于他这个项目带头人的奖章都坚决拒收,坚持上交单位,并题词明志:“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那时没人知道这其中的深远含意,直到他病逝前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位闻名中外的大科学...
1961年,彭桓武被调到核武器研究所,顶替苏联专家从事原子弹理论研究。面对外部国际封锁,以彭桓武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险,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在每一个灯火通明的夜里,在每一次学术会议上的争论中,在每一次推翻重来的计算下,勇攀了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数学家李德元先生曾兼任过彭桓武的学术秘书,他回忆:...
“爱因斯坦用狭义相对论挑战了牛顿,而广义相对论又突破了他自己。”彭桓武接话道。“是的,科学研究就应该不畏权威,勇于创新,就像爱因斯坦那样。”玻恩教授的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打在了彭桓武的心上。不久后,玻恩教授替彭桓武拟好了论文的方向。彭桓武一看,愣住了:玻恩教授给自己定的论文是固体量子理论方面的,...
1977年8月15日,那一天的日历,彭桓武保存了三十年。那是妻子刘秉娴去世的日子。这一天他永远无法忘记,妻子去世后,彭桓武昏迷了七天。他们二十年的婚姻,在彭桓武漫长的人生中,于时间的长度来讲,是短暂的,可对于他漫长人生的宽度来讲,是永存的。同样永存的,还有他为中国科学进步,展现出的奉献精神。如此感情...
然而,彭桓武的身体状况并未如父母所愿,他从小就体弱多病,这些健康问题伴随他度过了童年时光,并一直延续到生命的尽头。彭桓武在两岁多时虽然还不会开口说话,但他已经能够解答一些基础的数学问题了。彭桓武性格清高,向来不喜欢与人交往。不管家里来了什么大人物,就算被父亲硬拽去见面,他也总是冷着脸,一言不发...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出生于吉林长春,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湖北省麻城市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7年2月28日,因病逝世 人物事迹 天才少年 1915年10月6日,彭桓武出生。由于是早产儿,彭桓武一生体弱多病 彭桓武从小就酷爱数学和计算...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出生,祖籍湖北省麻城市。1947年秋冬时节,在海外求学多年的彭桓武冲破一切阻挠,踏上了归国的海轮,此后十多年潜心研究原子能和核物理项目。 (彭桓武) 1961年初春的一天,周总理派专车接彭桓武等科学家到中南海西花厅。周总理说:“我们刚刚起步的国防尖端事业,需要尖端人才,需要第一流的科学家,...
在物理学界内,彭桓武是一个最为低调而贡献巨大的人,在很多年前,世界物理学泰斗薛定谔、玻恩都曾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件中多次提及彭桓武并发出称赞。而彭桓武之所以不为人知,除了淡泊功名外,还因为他是个“怪老头”...1915年10月6日,彭桓武出生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县,他的天赋显露得很早,从小就对数字表现出浓烈的兴...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两弹勋,这就是彭桓武。从不会将精力放在洗衣做饭上,对一切物质的追求仅仅是能用就好,甚至四十三岁才想起还有终身大事没有解决,就是这个“无欲无求”的男人,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将一生的热血抛洒在了中国大地,甚至还在八十岁时捐赠了一百万的奖金,彭桓武用半生为“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