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七里的文旅业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需求,蕴藏着消费市场新活力。今年春节假期,回龙窝街区接待游客50.22万人次、同比增长8.47%;收入3609万元、同比增长5.68%。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城市文化、特色街区进行转化和开发,植入更受年轻人欢迎的体验业态,让游客在彭城七里感受了历史的厚重,体验了现代文化与传统建筑...
南起云龙山叠翠苍茫,北至黄河故道波光潋滟,徐州古城的中轴线上蜿蜒着一条3.5公里的城市年轮——“彭城七里”。从新石器时期的陶片兽骨,到明清时期的青石砖瓦,行走其间,彭城5000多年的历史尽在眼前。“清明”假期来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彭城七里旅游地图,小伙伴们拿着这份攻略,假期一起畅玩徐州~徐州文庙...
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这是一条纵贯老城区的轴线,长约7里,自北向南依次串联起黄楼、文庙、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回龙窝、快哉亭公园、户部山、徐州博物馆、云龙山、下圆墩遗址等重要节点。3500米的地理坐标,2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徐州记忆。这里有楚...
“徐州文化底蕴深厚,是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苏轼故地,是一座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城市。而这些故事,在‘彭城七里’文脉中轴上都能找到‘注脚’。”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沙波表示,步入新时代,徐州正以数字科技赋能文化遗产,通过活化历史遗存、创新文旅体验等实践,让这条千年文脉在数字浪潮中熠熠生辉。
“彭城七里”涵盖了楚汉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彭祖文化、苏轼文化、民俗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和山水文化等,构成徐州千年文脉的基底。 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待于去保护,有待于展示给世人。我们理应投入更多的力量挖...
“彭城七里”是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下面是对其详细含义的解析: 名称由来: “彭城”是徐州的别称,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 “七里”则代表了这条历史文化轴线的全长约为七华里,同时更新片区面积也约为七平方公里,并被划分为七个更新单元。 地理位置与范围: “彭城七里”北起故黄河...
目前,徐州正着力打造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从徐州城北纪念苏轼的黄楼,到云龙山脚下以下圆墩遗址为代表的“彭城之源”,徐州市中心南北中轴线长约7里、更新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聚着2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浓缩着4300年历史。而作为“彭城七里”中建设较为完备的街区,户部山—回龙窝历史街区已经...
从快哉亭公园的太极晨练,到文庙街区的汉服打卡;从石磊小区焕新的外立面,到智慧农贸市场的烟火升腾——这条纵贯南北3.5公里、串联235处历史文化遗存的“彭城七里”,一头连着历史文化,一头牵着百姓民生,正以“一轴生万象”的姿态,重塑一座千年古城的精气神。
文化基因的唤醒:“彭城”承载着更原始、更厚重的历史记忆,从彭祖文化到楚汉风云,再到苏轼抗洪,这一名称能瞬间激活城市的文化DNA。避免地域认知局限:现代“徐州”涵盖更广的行政范围,而“彭城七里”特指老城核心区,以古称划定地理边界,更精准聚焦文脉轴线。“七里”并非随意取数,而是多重文化意象的交织:1....
彭城七里历史文脉介绍 徐州古称彭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彭城”之名始于公元前514年,这里曾是楚国都城。公元前490年,楚国灭掉郑国,将郑的宗室迁往彭城。这是徐州建城之始,也是徐州建县之始。历史上曾先后隶属于彭城郡、下邳郡沛县等地。汉高祖刘邦在此登基称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