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中,双方实际共同生活时间才一个多月,尚未形成稳定共同生活状态,钱某给付彩礼的目的尚未全部实现,且对于离婚不存在明显过错,相对于其家庭收入来讲,彩礼数额过高,给付彩礼已造成较重家庭负担。法院判决酌情返还部分彩礼,能够较好地平衡双方当事人间的利益,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倡导形成文明节俭的婚礼习俗。“...
小丽则认为,彩礼纠纷返还的金额一般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综合判断,现分手因小明也有过错且彩礼已基本用于二人日常生活开销,所以不予返还彩礼。彩礼认定为本案焦点 法院判决部分返还 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表示,本案的焦点是哪些财物可以被认定为彩礼。彩礼作为我国长期沿袭的传统习俗,是男女双方及家庭之间表达感情的一种方...
第五条 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如果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人民法院认定彩礼数额...
2月1日,最高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施行当日,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法院七方法庭就审结这样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判决女方返还部分彩礼,这也是枣阳首例判决。彩礼纠纷庭审现场 2023年5月15日,男子肖某与女子于某经人介绍相识,并按照农村习俗支付给女方见面礼11000元。6月30...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月1日正式施行,剑指“天价彩礼”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规定》施行首日,渠县法院土溪法庭适用该《规定》作出了涉彩礼纠纷案件首判。案件回顾:2023年,张先生与王女士经媒人介绍后相识相恋并同居,期间王女士怀孕,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日,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法院依据该规定,对一起涉彩礼纠纷案件进行了一审宣判。据悉,谭某与龚某经人介绍相识并发展为恋人关系。在双方交往过程中,龚某按照当地习俗向谭某支付了多笔彩礼,包括“取同意”的红包、订婚红包以及...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准予双方离婚;李某返还王某彩礼18万元,钻石首饰不予返还。法官说法 新规的出台进一步细化了返还彩礼纠纷的裁判原则和尺度,如:衡量彩礼是否过高,可与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给付方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对比,标准更清晰,操作性更强;另,新规对夫妻双方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情形,作出...
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新规以反向排除的方式明确了3类不属于彩礼的财物:一方在节日或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其他价值不大的财物。当日,陕...
最终,法院判决周花花与李大壮离婚;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周花花返还李大壮彩礼款10万元。酌情返还彩礼,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一审判决后,李大壮向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审查明的事实以及李大壮支付给周花花23万余元的彩礼数额予以确认,并认为该案二审的争议焦点是:给付的彩礼范围如何确定...
经过审理,认定为小刘对双方无法继续共同生活负责,结合双方在婚姻中的花费,判决小张退还60%的彩礼,至于小刘母亲给的红包法院认为这些不属于彩礼范畴,因此不纳入返还范围。这起江苏首例彩礼新规判决的案件,不仅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婚姻观念与传统习俗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也引发了我们对彩礼制度及其背后深层次社会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