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设施是支撑现代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石,进入新时代以来,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管理不断优化、数据传输效率不断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增强,逐步实现了网络应用高速率、广覆盖、智能化、安全性、低能耗的有机融合,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便捷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网络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深刻认识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重要意义,切实推动网络生...
1. 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 多个主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形成计算机网络。3. 形成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联机系统是指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分散的终端的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就是将雷达和其他测量控制设备...
英国自动化测试和保障解决方案提供商 Spirent 的市场策略主管 Stephen Douglas 表示:「我认为,6G 的关键之处在于,它将形成网络的网络,是互补技术的混合体,相当令人耳目一新。除了在地球上构建一个宏观的网络,可能还会产生人体区域网络,人类也是其中的一部分」。6G 很可能将无线网络与卫星、无人机、海上网络和光纤连接...
让城市道路“成环成网”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引入“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理念,围绕构建“两屏、四带”城市生态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内部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湿地、河湖、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切实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在城市外围,建成146平方公里大黑河郊野公园,今年向市民开放了军事...
从技术角度,网络的形成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因素:分组交换和协议。 首先,分组交换是网络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分组交换中,数据被分成较小的数据包,并在网络中以不同的路径独立传输。每个数据包都包含有关发件人和收件人的信息,以便在网络中正确地传递。相比之下,分组交换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料,灵活地...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要素包括:协议、传输介质、网络设备。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采用拓扑学的研究方法,将网络中的设备定义为节点,把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定义为链路。计算机网络也是由一组...
1.广播以太网采用了一种很"原始"的方式,它不是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而是向本网络内所有计算机...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第二阶段: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三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第四阶段:物联网网形成与发展(开始于2010年前后)二、第一个广域网ARPANET 计算机网络跟绝大多数的新技术一样都在两个必须的...
思维导图教学工具的运用是优化复习结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所复习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在深化理解的同时,有效提高复习效率。例如,生产、劳动与经营相关知识是高考重点内容,但是这部分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很多学生在复习时不全面,或者知识点之间无法进行有效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