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阿细跳月舞,又被称为“嘎斯比”,是云南省弥勒市的传统舞蹈,更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支舞蹈源自阿细人古朴的“阿细跳乐”,因常在月光下篝火旁起舞而得名“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舞以“三步乐”为基本舞步,节奏感强烈,乐句多为五拍。前三拍是进退、转身、跳跃,而后两拍则是原地拍...
彝族阿细人便聚居在此 他们勤劳朴实、能歌善舞 而他们的快乐秘诀就是音乐和舞蹈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由此而生 2008年 经国务院批准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 列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彝族三弦舞 在彝语中称为“嘎斯比” 意为“欢乐跳” 因...
🎶🎶彝族阿细跳月,云南省弥勒市的传统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阿细跳月在阿细语中被称为“嘎斯比”,意为“欢乐跳”,是彝族阿细人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起源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山一带,主要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起舞,因此得名“阿细跳月”。它在弥勒市彝族阿细人聚居的...
据悉,弥勒彝族三弦舞在彝语中称为“嘎斯比”,意为“欢乐跳”。因多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起舞,故又名“阿细跳月”。作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舞蹈,弥勒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集歌、舞、乐于一体,多在祭祀、节日、盛典时表演,可十几或上千人共舞。该舞蹈群众性和自发性强,动作豪放粗犷,节奏热烈欢快,有强烈的感召力...
风景在路上《之十二》彝族舞蹈《阿细跳月》#云南少数民族风情歌舞 #民族舞蹈舞出民族特色 - 挥一挥手于2024120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3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彝族阿哥弹起大三弦《阿细跳月》#民族舞蹈舞出民族特色 #寻美云南 #石林火把节 - 灰太阳于2024090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554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彝族三弦舞,在彝语中被称为“嘎斯比”,意为“欢乐跳”。这种舞蹈多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进行,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阿细跳月”。关于彝族三弦舞的起源,流传着多个传说。其中一则故事源自远古时代,讲述一个名叫“木邓”的人如何巧妙地钻杉木取火,为人类找到了长期保留火种的方法。当人们得知这一喜讯后,纷纷拾柴...
阿细跳月,彝族阿细人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语 ” 嘎斯比 “,即 ' 欢乐跳 ”之意,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 “ 阿细跳月 ”。发源于云南弥勒阿细人聚居区,流行于弥勒, 石林, 泸西等地。阿细跳月,也是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的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的合着节拍与男对舞。充分表现出阿细人民英勇豪迈...
在电影《阿诗玛》中,除了动人的爱情故事,当地的彝族撒尼人演奏大三弦,相聚在一起,转圈拍手,激情的挑起欢快舞步的场面,也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它被称作“阿细跳月”也叫“撒尼大三弦舞”,因为独特的艺术价值,在2008年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