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位于川西南,交通不便,主要居住着彝族。长期以来,这里极度贫穷且愚昧(见图 1 - 2),自汉代起形成完整奴隶制度,直至 1956 年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强制废除。落后之地,其制度往往更顽固,如凉山与 2000 年前就进入封建社会的成都平原相距仅 200 公里左右,制度差别之大,令人深思。从西昌古城的规模及建筑状况...
凉山以“凉”为名,但它拥有著名的干热河谷、阳光之地 ;凉山以“山”著称,却自古即为南丝通途、古道要塞。隐秘而多面的凉山,我们该怎样了解它?山河秘境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群峰嵯峨,河谷纵横,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及其余脉、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在此交会,缔造出异彩纷呈的极致景观...
在凉山彝族聚居地区,因在历史上外界文化冲击较小的原因,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以父子联名制为基础的家族世系清晰完整,到后来改用汉姓后大多皆为汉译音,仍有很明显的彝族姓氏色彩,又因家支清晰的原因,大多数年轻人都采用汉译彝名。所以,从全国...
打那之后啊,凉山彝族就从奴隶社会一下子跨进社会主义社会了。解放以后,好多人的生活都改善了不少,可在不少外人眼里,大凉山还是挺贫困的。这是由于大凉山自然环境差,地形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还有啊,那儿的交通设施也不咋完善呢,像悬崖村这种地方也是有的,人们要是想去个地方可不容易了。咱们国家...
凉山十大小吃主要根据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根据小吃的国内知名度、国内覆盖率等情况,并参考权威机构等荣誉进行综合排行推荐。1、建昌板鹅 建昌板鸭是用生态放养填肥后的建昌鸭为原料,经传统工艺腌制风干而成。其外形饱满、体干皮亮、丰厚、紧密呈玫瑰红色、肉质细嫩、香味浓郁、不肥不腻...
而云南彝族则分为“红彝”、“蓝彝”等不同支系,这种区分更多是基于地域、服饰等因素,体现了云南彝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此外,两地的服饰、建筑风格、宗教信仰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凉山彝族的服饰以黑色为主,款式独特,体现了其深沉、庄重的民族气质;而云南彝族的服饰则色彩鲜艳、款式多样,体现了其开放、...
凉山彝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而大理彝族则依托于大理的旅游经济,发展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语言方言 虽然两者都使用彝语,但凉山彝族和大理彝族的方言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化发展路径。三、相似性:彝族文化的共同基因 宗教信仰 彝族人民普遍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这在凉山彝族和...
彝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传统彝族服饰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既是彝族人民衣着的代表也传承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华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为了集中宣传展示非遗保护成果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将于2024年6月12日...
一、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的历史背景 2001年全国的彝族有776万人,四川的彝族有189万人。四川彝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川南的乐山和宜宾地区也有一些。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四川彝族人口没有这么多,大概接近一百万人。现在的凉山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而以前没有行政区划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