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归海》是张翎的长篇新作,故事讲述了母亲袁春雨死后留下来的几件遗物,引导着女儿开启了一趟回归故里的探索之旅。本期李潘会客厅特邀作家张翎做客现场,一起来聊一聊《归海》。(《读书》 20240225 张翎 《归海》 李潘会客厅:张翎与《归海》(下))
[读书]张翎:《归海》 选集 更多 《读书》 20250125 解玉军 《半岛:食与自然》 老饕谈吃:《半岛:食与自然》 《读书》 20250124 谢冕 《觅食记》 老饕谈吃:《觅食记》 《读书》 20250123 盛慧 《粤菜记》 老饕谈吃:《粤菜记》 《读书》 20250122 王干 《人间食单》 老饕谈吃:《人间食单》 ...
当时,关于张翎新作《归海》的讨论,正如一阵季风一样,从北京、上海,一路刮到杭州、温州、宁波。《归海》是有话题的。虽然旅居加拿大三十余年,但《归海》却是张翎首次使用英汉双语进行写作。作为暌违六年的新作,张翎说,六年里自己写下了英汉两个版本,所以,节奏也还不算太慢。同时,《归海》也是张翎继《劳燕...
10月21日下午,著名海华作家张翎新书《归海》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发布会由作家出版社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著名作家、《归海》作者张翎,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评论家丛治辰、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出席活动。发布会由张亚丽主持。新书分享会现场 左起:张亚丽、吴义勤、张翎、丛治...
11月23日,知名加拿大华人作家、编剧张翎作客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开展题为“生命的河流从废墟流过:谈《归海》”的演讲,并与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研究员,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院长朱文斌教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任茹文教授展开对谈。分享会现场 ...
《归海》是一部写了创伤同时也写到如何面对创伤的小说,这部长篇有着属于自己的呼吸节奏,读者会在作者的带领下,于故事的海底一口气潜游许久之后,会浮出水面吸足氧气,然后继续一段有关时间与历史的漫长旅途。《归海》的主要情节发生于1940-1980这40年间,但张翎如同填格子一般,将其准确地放置于20-21这两个世纪...
《归海》从寓居加拿大的中年女性袁凤的视角出发,探寻其母亲袁春雨的一生,洋洋20万字,从1940年代一直写到21世纪,书写了战争的创伤以及人对这一创伤的克服和超越。著名评论家杨庆祥认为,“这部作品既延续了张翎细腻沉稳的写实主义风格,又在形式和内容上有...
张翎 长篇小说《归海》作家出版社出版 “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的前身是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设立于1997年。2020年,辽宁省作家协会决定与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合作,将这个区域性文学奖项扩展为面向全国乃至华语文坛的文学大奖,正式更名为“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
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颁奖典礼10月17日在辽宁揭晓。作家张翎作品《归海》获长篇小说奖。授奖词称, 这是一场抵抗遗忘的战争备忘录,也是一场出走与回家的生命疗愈,呈示出张翎非凡的不断探究战争灾难中生命能量的文学创造精神。 18日,身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张翎接受温度新闻采访时说道:“获得这个奖项是意外的欢喜,非常...
海外华文作家张翎最新长篇小说《归海》新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带着《归海》来京的张翎日前面对读者时,满怀对往事的追忆,对文学的热爱,分享写作的点点滴滴。她挑战自我的写作,令读者感佩。拆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编码 《归海》借助一位中国普通母亲的身世传奇,拆解出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编码。该作从寓居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