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参考答案:内在因素:材料的物性,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导热性、断裂能; 显微结构:相组成、气孔、晶界(晶相、玻璃相、微晶相)、微裂纹(长度、尖端的曲率大小); 外界因素:温度、应力、气氛环境、式样的形状大小、表面; 工艺因素:原料的纯度、降温速率。
- 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这是因为水泥水化所需的水量是一定的,多余的水会在混凝土中形成孔隙,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例如,当水灰比从0.6降低到0.4时,混凝土强度会显著提高。- 水泥用量:在水灰比一定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强...
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很多,材料的组成及结构等内部因素是其中之一。材料的孔隙率增加,强度将降低;一般表观密度大的材料,其强度也大。晶体结构的材料,其强度还与晶粒粗细有关,其中细晶粒的强度高;但在纳米晶材料中,晶粒越小强度可能降低。材料的强度还与其含水状态及温度有关,含有水分的材料,其强度较干燥时的低。一般...
一、钢材成分 钢材的强度与其成分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含碳量越高的钢材强度越大,而且抗拉强度、屈服极限、延伸率也随之增加。不过,过高的碳含量对于钢材的韧性和可塑性影响较大,会导致脆性断裂,因此需要控制碳含量在一定范围内。 除了碳元素外,钢材中的其他元素也会对其强度产生影响。例如,添加一定量的铬可以提高不锈...
- 保湿中断:覆盖材料破损导致养护间断超24小时,后期强度增长基本停滞。五、环境因素:不可忽视的外部影响 1. 荷载介入时机 - 早期加载:混凝土强度<设计值30%时承受施工荷载,内部微裂缝扩展,最终强度降低5%-8%。2. 腐蚀介质作用 - 硫酸盐侵蚀:环境中SO₄²⁻浓度>1000mg/L,生成钙矾石晶体膨胀,5年...
材料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请简要说明。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材料本身的性质,如组成、结构、内部缺陷等; 试件的形状和大小,通常试件越大,强度越低; 加载速度,加载速度越快,强度可能越高; 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也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反馈 收藏 ...
【答案】:(1)表观密度与材料的孔隙率相关,与孔隙特征无关,孔隙率越大,表观密度越小。(2)强度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一般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强度降低。(3)吸水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一般孔隙率越大,吸水性越强。绝对密实的材料,具有封闭孔隙或极细孔隙的材料,实际上是不...
(1)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2)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 1.试件的形状和大小:一般情况下,大试件的强度往往小于小试件的强度。棱柱体试件的强度要小于同样尺度的正立方体试件的强度。 2.加荷速度: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越快,所测强度值越高。 3.温度:一般情况,试件温度越高,所测强度值...
5. 疲劳强度:铝镁合金的疲劳强度比纯铝高,即在多次重复载荷下能够保持原有的强度。 二、铝镁合金强度的影响因素 铝镁合金强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镁含量:铝镁合金的镁含量越高,其强度也就越高; 2. 冶炼工艺:合理的冶炼工艺可以优化铝镁合金的组织,提高其强度; 3. 热...
一、水泥强度的影响因素 1.原材料 水泥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粘土、石膏等。其中,石灰石的质量对水泥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含杂质的多少和成分的稳定性都会对水泥的强度产生影响。 2.熟料烧成温度 水泥熟料的烧成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水泥的强度,但是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水泥强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