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作用之下,以各自城区为核心,一个个县域增长极开始出现,浙中大地呈现出了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特点。当义乌、永康、东阳等时代的弄潮儿在经济上开始逆袭,强县弱市的格局便自然浮现出来。而为了配合这样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并让其继续保持活力,浙江一直实施“省管县”的体制。这一体制下,地级市与县的关系...
目前,全国共有58个千亿大县,其中江苏占据21席,浙江11席。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活力。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的千亿大县数量也在稳步增长,显示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正在逐步改善。然而,这些经济强县的崛起,并非没有挑战。"撤县设区"的压力始终存在。一个强大的县级市往往会分流地级市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格局变化,最近新一轮的“强县城”明显替代了“强省会”(大城市)的过去式。因此在坊间也有着一些“强县弱市”的看法,甚至还有传闻地级城市将会兼并减少的“误解”。其实,按照新近的一些政策表明,城市群与都市圈即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而其中的一些重点县城也是一个区域布局当中的重点,也就是...
2011年金华-义乌都市区被确定为浙江省的第四个大都市区,规划2020年成为2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金华城市不大,知名度也不是特别高,很多人都是因为“金华火腿”,下辖的县市名气在金华之上,经济实力也很强,是显然的“小马拉大车”,下辖的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永康(中国五金之都),东阳(横店影视基地,红...
潍坊市在山东省属于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的。潍坊市属于典型的“弱市强县”,当然这个“弱市”只是相对于潍坊市管辖的众多“强县”来说的。潍坊的经济总量在山东排第四,比排名第三的烟台市少2000亿左右,差距较大。所以潍坊的经济算不上特别好。但潍坊的县域经济却很强,单论gdp的话,潍坊有寿光、诸城、青州三地...
现在好像比较推崇苏州的强县弱市模式,比较反对上海的大都市模式。因为强县有利于削弱地方势力,大都市区模式会强化地方势力(之前在知乎竟然看到有上海人提分裂主义的思路)。 县级市搞得好的普遍都是产业做得好的而不是靠市辖区集中资源于核心区,核心区很肥,然后下面的县离核心区差距很大。
我不是齐河人,但听说很多齐河人都不愿认德州,对德州凝聚力和归属感不算很强,反而对济南归属感和...
在福建,存在一些地方的地级市政府对下属区县剥夺过多的糟糕情况,我在2021年7月29日的帖子中涉及过这个话题,比如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很喜欢这样干,近年最典型的举动有长乐(县级市)改区、福州都市圈(将周边地市一些区县定为卫星城)、武夷新区(行政中心搬迁),其中各有成败。不过我后来又看到一个说法,好像福建最大经济...
曲沃桓叔引发的内乱,终由其孙曲沃武公终结,晋武公的孙子重耳又逢“骊姬之乱”,流亡19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终于成为“晋文公”,新生的晋国政权在文公时代励精图治,终成霸主,但宗亲内斗的“传统”并未打破,各怀鬼胎,夺利争权,文公死后,始终未能形成强有力的政治中心,家族势力逐渐崛起,犹如强县弱市,...
福建最“弱市强县”的一个地级市 福建省是一座“依山傍海”,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的省。其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造就了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