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菩萨形象不同,这些人皆着袍服,男的头戴朝天冠,女的梳簪。弥勒菩萨头侧绘有十方佛,并有五神将守护在侧。这幅画描绘了弥勒菩萨主宰世界的种种情景,宛如一个“极乐”世界。📜 文殊山万佛洞的《弥勒上生经变》画,属于西夏晚期,当时密教盛行,藏式佛画开始流行。画中的弥勒菩萨采用藏式装束,与传统的交脚式弥勒...
一、弥勒上生经变 上生经变绘制在北壁东次间,画面高260厘米,宽301厘米。左侧(以壁面或图像自身为基准确定左右方位,下同)转过墙角与东壁华严经变相接,右侧隔后门与北壁西次间报恩经变相对。内容主要依据(南朝·宋)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十四册,《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
据文物专家和有关史料专家介绍,在现存的比较完整的壁画当中,文殊山前山万佛洞右壁(东壁)西夏所绘的巨幅《弥勒上生经变》画可以说是石窟群中的瑰宝,也是专家和学者来文殊山必看的宝藏之一。《弥勒上生经变》画宽3.05米,高2.3米。壁画总共描绘了殿阁门楼等建筑12座,大小人物239人,整体建筑呈工字形。这幅...
他们不同于菩萨形象,均着袍服,男的头戴朝天冠,女的梳簪。弥勒菩萨头侧画十方佛,并有5神将守护在侧。这幅画所描绘的是弥勒菩萨主宰世界的种种情景,俨然是一个“极乐”世界。 据文物专家介绍,文殊山万佛洞的《弥勒上生经变》画,在时代上属于西夏晚期,其时密教盛行,藏式佛画开始流行。画中弥勒菩萨是藏式装束,不...
据文物专家和有关史料专家介绍,在现存的比较完整的壁画当中,文殊山前山万佛洞右壁(东壁)西夏所绘的巨幅《弥勒上生经变》画可以说是石窟群中的瑰宝,也是专家和学者来文殊山必看的宝藏之一。 《弥勒上生经变》画宽3.05米,高2.3米。壁画总共描绘了殿阁门楼等建筑12座,大小人物239人,整体建筑呈工字形。这幅壁画气势...
[内容摘要]本文以山西高平开化寺现存北宋壁画弥勒上生经变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图像志与图像叙事模式的综合考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修正和深化了对开化寺上生经变中一些重点人物或场景图像的认识,并试图揭示该壁画如何在创造性的时空叙事结构中描绘出北宋晋东南地区佛教信徒对弥勒兜率净土的绮丽想象及修行往...
[内容摘要]本文以山西高平开化寺现存北宋壁画弥勒上生经变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图像志与图像叙事模式的综合考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修正和深化了对开化寺上生经变中一些重点人物或场景图像的认识,并试图揭示该壁画如何在创造性的时空叙事结构中描绘出北宋晋东南地区佛教信徒对弥勒兜率净土的绮丽想象及修行往...
据文物专家和有关史料专家介绍,在现存的比较完整的壁画当中,文殊山前山万佛洞右壁(东壁)西夏所绘的巨幅《弥勒上生经变》画可以说是石窟群中的瑰宝,也是专家和学者来文殊山必看的宝藏之一。 《弥勒上生经变》画宽3.05米,高2.3米。壁画总共描绘了殿阁门楼等建筑12座,大小人物239人,整体建筑呈工字形。这幅壁画气势...
开化寺位于晋东南高平市舍利山腰,寺内大殿坐北朝南,殿内除南壁三间外,通绘壁画。北壁东侧的一铺大型经变画,整体色彩保存较好,场面宏伟,细节丰富。关于此壁画题材,以往研究认为是弥勒上生经变,已为多数学者所采纳。开化寺壁画主要包含释迦牟尼为众说法、兜率天宫胜景以及修行方法的呈现等三种主题,...
有别于一般经变画以单幅说法图像概括释迦法会的场景,开化寺弥勒上生经变在佛经文本的叙事结构内选取了前后相继的两个时间节点,绘制成相对独立的两幅释迦说法图,并放置在兜率天宫图的左右两侧。其中,画师还以特征性图像要素暗示出佛陀说《弥勒上生经》的具体场所。两处释迦说法图像不仅在视觉上形成对称与平衡,更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