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绿色过程系统集成及绿色度分析、化工热力学及过程模拟优化、离子液体等新型介质/材料设计、气体分离净化提质等清洁工艺技术开发。1991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化工系,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做博士后,之后留所...
12月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香平一行在赣州市科技局领导的陪同下到集团调研指导工作并座谈,集团党委委员、财务总监何祥文,生产技术质量部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了调研座谈会。会上,张香平研究员从历史沿革、研究所定位、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中科院过程所的基本情况,并对此行的调研目的进行了...
张香平于1994年在郑州工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同年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成就,荣获了'向坊隆'一等奖学金。之后,她在学术道路上持续深入,于2002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标志着她在科研领域的进一步突破。博士毕业后,张香平开始了她的博士后研究生涯,于2002年到2004年间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工...
鉴于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张锁江院士、张香平研究员等人制备了一种单原子Mn催化剂(Mn SACs),其具有Mn-N3位点,可高效电催化CO2还原产CO。在水系电解液中,在-0.55V下FECO达到98.8%,jCO为14.0 mA cm-2,高于其他文献所报道的Mn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绿色过程系统集成及绿色度分析、化工热力学及过程模拟优化、离子液体等新型介质/材料设计、气体分离净化提质等清洁工艺技术开发。1991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化工系,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做博士后,之后留所...
张香平,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绿色化工、热力学与过程集成、离子液体清洁技术。 2002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2-2004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做博士后,之后留所工作至今,期间在挪威科技大学从事CO2减排研究。现任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副...
鉴于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张锁江院士、张香平研究员等人制备了一种单原子Mn催化剂(Mn SACs),其具有Mn-N3位点,可高效电催化CO2还原产CO。在水系电解液中,在-0.55V下FECO达到98.8%,jCO为14.0 mA cm-2,高于其他文献所报道的Mn SACs的CO2RR性能。特别地,当使用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时,其CO2RR性能可得到大...
【中科院过程所白璐/姚明水/张香平等人综述:氨捕集先进材料—相互作用位点和传递路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白璐、姚明水、张香平等针对NH₃捕获过程中的关键分离介质,简要综述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吸收剂、多孔固体吸附剂和膜分离材料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以多孔液体为关键捕获材料的新兴杂化技术的潜在应用,提出了NH...
基于此,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张香平教授团队再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A Mn-N3 single-atom catalyst embedded in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for efficient CO2 electroreduction”的文章该工作报道了在碳纳米管(CNTs)上制备具有Mn-N3活性位点的嵌入在石墨氮化碳(g-C3N4)的Mn SACs(Mn-...
膜气体分离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易放大等优势,其中高性能膜材料开发是关键。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介质,具有高CO2溶解性、不易挥发性,可设计性等,有望改善膜材料的分离性能。然而,目前离子液体共混膜大多采用常规咪唑类离子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