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钹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院士演讲实录 大家好,这个会议主要围绕大模型,我想所有的听众呢,都是冲着大模型来的,因此我今天就讲大模型的内容。讲三个问题。一个我们如何从这个大语言模型走向通用人工智能,这条路应该怎么走,我们会走到什么地方?第二个,这个大模型发展...
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钹在“智谱AI”2024年度技术开放日上,带来了《从大语言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的主题分享。 怎么来理解现在爆火的生成式的模型? 张钹院士表示,必须从生成式大模型具有的四个特征来分析它,...
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钹在“智谱AI”2024年度技术开放日上,带来了《从大语言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的主题分享。 怎么来理解现在爆火的生成式的模型? 张钹院士表示,必须从生成式大模型具有的四个特征来分析它,这四个特征是“三大一缺点”。 就是强大的生成能力...
但大语言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总体来看,大语言模型与人类还是互补的关系。而人工智能这样发展下去,最主要的一定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为把握机遇,张钹院士呼吁要紧密结合科研、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开发通用的人工智能软硬件,推动产业进步。尽管道路艰难,但大语言模型已经为通用人工智能开辟出一条...
张钹 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理论研究,以及这些理论在模式识别、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如何从大语言模型走向通用人工智能,这条路线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钹在“智谱AI”2024年度技术开放日上,带来了《从大语言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的主题分享。 张钹 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理论研究,以及这些理论在模...
为了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张钹认为仅仅依赖当前的大语言模型是不够的。大语言模型的发展,使其能够有效与数字世界交互,但要实现与物理世界的互动,则必须引入机器人技术,构建所谓的“具身智能”(Embodied AI)。这种具身智能整合了感知能力与行动能力,有望推动AI从数字空间走向现实世界,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
张钹 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理论研究,以及这些理论在模式识别、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如何从大语言模型走向通用人工智能,这条路线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从大语言模型走向通用人工智能,这条路线可能带来哪些影响?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钹在“智谱AI”2024年度技术开放日上,带来了《从大语言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的主题分享。 60s要点速读: 🌟生成式大模型具有“三强大、一缺点”四个特征:1、强大的生成能力;...
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钹在“智谱AI”2024年度技术开放日上,带来了《从大语言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的主题分享。 怎么来理解现在爆火的生成式的模型? 张钹院士表示,必须从生成式大模型具有的四个特征来分析它,这四个特征是“三大一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