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处理此案的就是张蕴古,他调查之后,上奏皇上,说李好德有精神病的症状,按大唐法律可以减免处罚,不应被杀。于是,太宗决定从宽对待。本来这是件好事,但张蕴古却干砸了。他私自跑到牢房,把唐太宗的决定泄露给了李好德,还公然在牢房中陪李好德下棋解闷。御史台(负责监察)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发现了此事,于是...
唐太宗认为自己被张蕴古耍了,盛怒之下,当即喝令左右,将张蕴古拉到长安街市上斩首示众。唐太宗追悔 张蕴古的血迹还未干,唐太宗的心情立即沉重起来,“既而悔之”。张蕴古泄露朝廷机密确实有罪,但罪不至死,根据唐律最多判处一年半徒刑。唐太宗说人家执法犯法,难道自己就按律治罪杀人了?杀张蕴古后,唐太宗又想...
须臾之间,三奏便讫,都未得思,三奏何益?”(旧唐书刑法志),也就是说,张蕴古案件后,虽然严格执行了三覆奏制度,但是,三次覆奏之间间隔很短,很快就完成了,根本没有给人留下冷静思考的时间,为此,太宗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十二月丁亥下制,正式确立了死刑五覆奏制度:...
原来,张蕴古曾向李世民陈述过,因为李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李世民也表示认同,认为应该宽恕。然而,张蕴古却在大牢里与李好德下棋,一边博弈一边透露了李世民的意思。这不仅是私自泄露皇帝旨意,而且一个办案人与一名受审罪犯一同下棋,这使得李世民大怒,因此才杀掉了张蕴古。但事情并未结束!因为无论《旧唐书...
张蕴古是唐代的一位大臣,他出生于相州洹水。他以聪敏著称,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尤其通晓时务,为州闾所称誉。他在唐太宗即位之初,进呈了一篇名为《大宝箴》的奏章,全文六百多字,这是一篇劝诫讽喻性质的奏折,以儒家所讲的君道理论对现实政治进行规劝,希望皇帝在治理天下时能够约束自己的欲望,...
这个案子最后落到大理丞(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张蕴古主理,这个罪名可以定为谋反罪,张蕴古非常重视。但是,经过他日夜审讯和几日的相处,他发现这个李好德时而兴奋无比,时而萎靡不振,有时胡言乱语根本不知道他说什么,有时又谈古论今,满腹经纶。一个想法已跃入张蕴古的脑子,这个李好德莫非是有癫狂症,他的表现...
这位张蕴古出道可比魏征要早,在李世民刚一登上天子宝座后,他便写来一篇名叫《大宝箴》的文章给李世民。这“大宝”是指皇位,即皇上,“箴”是指,对皇上的劝谏言辞。故而从这个篇名便可得知,这就是一篇奉劝李世民如何当一位好皇上的文章。由此可见,这位张蕴古堪称是一位魏征式的人物,敢对皇上指手画脚。那么...
历史人物> 张蕴古 相州洹水(今河北临漳东南)人。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太宗时官大理丞。以事被处死。(190上/4992,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相州洹水人。性聪敏,晓时务,博学强记,善文章。太宗即位,上《大宝箴》,言民畏其威,未怀其德,词意剀切,擢大理丞。后坐事被杀。
这段有点莫名其妙啊,应该是其他的事要张蕴古死,这就是个由头 8月前·陕西 99 自强不息 ... 只够认识自己的错误也是个好皇帝。就是张太冤枉了。这个魏征的察言观色水平太高了,看到皇帝真发威也认怂了。 8月前·浙江 48 用户747492467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