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研究 作者:于成我 著第一节 张若虚的生平情况 比之王之涣,张若虚的生平资料更是少得可怜。王之涣的生平资料还算有短短的几条,20世纪又出土了千字左右的墓志铭,而张若虚连这些材料也没有。张若虚(约公元660—720年)的生平资料,见诸唐代的仅有一种,即郑处诲的《明皇杂录》: 天宝中,刘希夷...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流传至今的统共 只有两首,除了这首《春江花月夜》,还有一首《代答闺梦还》。张若虚的《春江 花月夜》拟题作诗,七言三十六句,与原先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其他人的 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可与张若虚匹敌。下面从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 ...
因此,本书的终极目标,绝非单纯地在作品文本的层次上整体推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研究的深入,而是更希望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探索、建构和阐释的旨在突破、超越中国传统文艺旧审美理想“意境”理论及其艺术境界的“神味”说这一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客观、合理地以一种一以贯之的整体理路,揭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由于张若虚本人的生平资料极少,这样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迄今为止学界尚无相关的研究专著,而本书即为关于张若虚此诗的首部学术研究著作。本书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张若虚的生平情况及《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接受史研究,探讨了此诗在明代以后才得到重视的原因,并廓清了此诗的所写景物区域和创作地点;(2)探讨了此诗具体...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日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面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所写的月亮,除了承载情思的寄托、孤独的象征之外,还引起了诗人对宇宙自然的思考与追问,这在此前的诗歌作品中比较少见。
由于张若虚本人的生平资料极少,这样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迄今为止学界尚无相关的研究专著,而本书即为关于张若虚此诗的首部学术研究著作。本书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张若虚的生平情况及《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接受史研究,探讨了此诗在明代以后才得到重视的原因,并廓清了此诗的所写景物区域和创作地点;(2)探讨了此诗具体...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研究于成我 著 完本优质出版 10 已有0人评价 张若虚,扬州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吴中四士”之一。张若虚虽驰名当时,但流传至今的诗歌作品极少,只有两首,其中一首就是著名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凭借《春江花月夜》一诗,被后人评价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闿运)、“诗中的诗,...
本文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为范例,通过“诗歌形式”、“意象系统”和“意境整体性”三个方面的解析,认识到了张、刘二人在诗歌意境营造上的特点。作为宫体诗自赎的代表诗作,这两首诗对于诗歌意境研究的贡献和后世诗歌兴象之美的追求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囿于学力,笔者无法进一步探讨,...
【题目】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了宇宙与人生,礼赞了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2)《大学》中的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