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册以北京城著名的“燕京八景”为题而画。该画册中建筑的刻画不用界尺,但是对建筑的特征却描绘得生动准确,表现手法活泼而不失稳重,是画家对景写实的佳作。画上自题:“臣张若澄敬写。”
张若澄的祖父张英,是清代著名的名臣和文学家,历任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的父亲张廷玉,在雍正、乾隆两朝亦担任大学士之职,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良多。而他的哥哥张若霭,更是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名列全国第四名,直接进入南书房为皇帝草拟诏书,一时风光无两。在...
张若澄(1722年-1770年),字镜壑,号默耕,安徽桐城人。是清代名臣张英之孙、张廷玉次子、张若霭之弟。乾隆十年(1745)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入直南书房。三充乡、会试同考官,一主湖南乡试,矢公矢慎,士论翕然。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卒于官。国史附传。 张若澄能写墨...
张若澄经典作品《燕山八景图》清代画家张若澄(1722年-1770年),字镜壑,号默耕。安徽桐城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孕育了这样一位清代杰出的士人——张若澄。他不仅是名臣张英之后裔,承续了家族的荣光与智慧,更是张廷玉之次子,自幼便沐浴在书香门第的熏陶之下,与张若霭兄弟情深,共同在家族的庇护与期望中成...
《湘江全景图》是张若澄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长卷的形式展现了湘江两岸从长沙府至衡山回雁峰二百多里的秀丽风光。画面尺寸宏大,纸本浅绛,尺寸为34.93x632.62厘米,足以让人在展卷之际仿佛随画家一同游历湘江,感受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美景。张若澄在《湘江全景图》中展现了其精湛的绘画技艺。画面中的山川、...
《二十开御制题画诗》是张若澄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纸本形式呈现,每幅画作尺寸约为15.2x18.7厘米,共二十开,每开均配有乾隆皇帝的御制题画诗。这种诗画结合的形式,不仅展现了张若澄高超的绘画技艺,也体现了乾隆时期宫廷文化的繁荣与雅致。每幅画作均配有乾隆皇帝的御制题画诗,诗画相互...
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张家备受恩宠,从他爷爷到父亲及兄长,都是朝廷重臣。受到家庭熏陶,张若澄自幼饱读诗书,专研书画,一路科举考试进入宫廷南书房,成为皇帝近臣。张若澄诗文书画俱佳,他擅长花鸟画和山水画,书法也是精通,诗兴大发时即兴作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他的作品,笔墨丰润,细腻唯美,构图精巧,有...
一字链雪,自号款花庐主人,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画家。能写墨花,工山水,善画梅,兼长翎毛。 此本《花卉册》,纸本,墨笔,描绘了梅花、竹子、菊花等八幅作品,笔精墨妙,别逞异姿。张若澄《花卉册》张若澄《花卉册》张若澄《花卉册》张若澄《花卉册》张若澄《花卉册》张若澄《花卉册》张若澄《花卉册》
花卉册|清·张若澄 清 · 张若澄 《花卉册》八开 张若澄(1721-1770),字镜壑,一字链雪,自号款花庐主人,安徽桐城人。是清代名臣张英之孙、张廷玉次子、张若霭之弟。能写墨花,工山水,善画梅。兼长翎毛。传世作品有《塞花二十四种图册》,纸本,墨笔,描绘塞外花卉二十四幅,细枝柔叶,别逞异姿,现藏...
国画超话 张若澄(1721~l770),字镜壑,号默耕、镜壑居士、龙眠山樵,清代安徽桐城人,出生于桐城官宦世家。祖父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清代名臣,文学家,历任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张若澄所在的张氏家族在康雍乾三朝受尽恩宠,他的爷爷是康熙朝大学士张英,他的父亲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