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张纯如仅仅只有不到三十岁,她就已经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的优秀作家了,而且她还是仅此一位华裔作家。因为这本书的影响力,张纯如最终的目的达到了,越来越多的权威人士都对她的这本书十分关注,他们也一直在做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南京大屠杀终于引起了世界上的关注。但随之而来的鲜花和掌声之中,也夹杂着危...
南京的专家们,得知来了个美国的作家,要写南京大屠杀,都很高兴。但见了张纯如,发现是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中文都说不好,就一个人跑来了中国,心里都不禁犯嘀咕,不知道她行不行。但张纯如很快就以她专业的技能与敬业的态度,打消了南京专家们疑虑。来到南京,江苏社科院的王卫星、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的...
1995年,为了让文学出版有活力,有真实性,张纯如决定实地走访南京。因为无论是日本的教科书,还是BBC广播电台,都对这段惊世骇俗的往事讳莫如深。更不讲道理的是,日本的教科书居然对这件事一笔带过。讲述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相关文字只有一行不到。张纯如咽不下这口气,她买了去南京的票,一呆,就是一个月。
日本人在南京烧杀抢掠,他们奉行所谓的三光政策,将昔日繁华的南京变为了人间地狱。当张纯如从家人口中得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后,她被深深的震惊了,但更令她震惊的是南京大屠杀却被日本刻意掩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并不算太高。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 作为一名作家,张纯如知道她不能让这段历史就这样被掩埋,她应该让...
1968年,在美国知名大学任教的一对华裔夫妇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父母给她取名张纯如,希望她能够纯洁、和谐且善良。张纯如跟其他华人后裔一样,吃着美国式的食物,学着说英语,接受着美国式的教育,但她又跟其他的华人后裔不一样,因为父母经常会跟她讲中国的故事,尤其是那段让人心痛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原来...
南京大屠杀本于她,没有半分关系。 在接触到南京大屠杀之前,她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她从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她完全可以走任何一条别的路。 但是,张纯如选择研究这样一段历史,并且将《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呈现给世人,甚至为此而献出年轻的生命。
所以,张纯如从小就记得一个数字“19371213”,这是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日子。 等她渐渐懂事,张纯如更能理解父母的痛苦:故国难回。心中有对侵略者的恨,还有对受害者们感同身受的悲恸,以及自己无法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无力感。 她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直到父母将自己的故事全部讲完。 她决定去更大的地方...
2014年11月9日,《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开枪自杀,年仅36岁。在此之前有消息传出,她因为压力巨大而患上抑郁症,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外界都以为张纯如是因抑郁症而死。直至后来死亡的真相才被揭开,罪魁祸首竟然是日本人,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女孩出生于书香世家,父母是哈佛大学高材生 ...
张纯如祖籍江苏淮安,1968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她本有着优裕和安宁的生活,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后开始全职写作和演说。1994年12月,张纯如看到了几张南京大屠杀时的照片:“数百名中国平民的尸体飘满江面,还有被砍掉的头颅,被割开的肚腹,以及裸体的妇女,她们的脸扭曲变形,带着让人无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