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浪平 中国地震局***研究所, 副研究员 / 科研之友号:85845121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1 项目 44 成果 1189 阅读 34 下载 97 被引 5 H-指数
中国地震局 被引频次 1044 成果数 83 H指数 18 G指数 29领域: 地球物理学 期刊 92.8% 会议 6% 专著 0% 其它 1.2% 总计 83篇 2011年成果数14 2013年被引量142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四川盆地内部少震与弱震区M_S≥4.5地震预测意义分析 2020 - 易桂喜,周龙泉,张浪平,... - 《地震...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市复兴路63号 100036;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市复兴路63号 100036; 原文格式PDF 正文语种chi 中图分类地震学; 关键词 天山地震带;兴都库什-帕米尔;中源地震;强震活动关联; 入库时间2023-07-25 23:03:56...
南北地震带北段存在长期缺少Ms≥7.0地震的破裂空段.为了考察这些空段的地震危险性,首先采用Burgers体黏弹介质模型,计算周围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强震在空段引起的库仑应力动态演化;其次结合背景地震发生率,采用Dieterich模型分析历史
汶川地震的启示——大地震前兆的大时空观初探 摘要 加卸载响应比(LURR)的峰值点超前于地震发生。超前时间T2与震级有关。对于大地震(M7),T2长达几年,孕震区尺度近千公里。所以预测大地震须用大视野,即大的时空观。
采用分层粘弹性介质模型,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发生的两次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的同震位错和震后粘滞松弛效应引起的周边断裂带上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同震和震后效应均引起了芦山7.0级地震震中位置的库仑应力增加,有利于芦山地震的发生;汶川和芦山地震的同震和震...
为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对周边断层地震活动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Burgers体黏滞松弛模型计算汶川MS8.0级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