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夏天,张晓刚开启了“遗梦集”系列的创作,该系列作品受到《禅与心理分析》的影响,创作持续至1988年底,共有四十多幅。这年,张晓刚与唐蕾完婚,他们常住成都并把家安在了走马街邮局宿舍。 处于相对恒定的生活状态,尽管经济上仍然十分拮据,张晓刚为了避免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自己的统...
同年夏天,张晓刚开启了“遗梦集”系列的创作,该系列作品受到《禅与心理分析》的影响,创作持续至1988年底,共有四十多幅。这年,张晓刚与唐蕾完婚,他们常住成都并把家安在了走马街邮局宿舍。 处于相对恒定的生活状态,尽管经济上仍然十分拮据,张晓刚为了避免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自己的统摄,试图通过阅读超越自身。他根据自己...
本书仅限于对张晓刚1996年之前的艺术历程的研究,这是艺术家彻底完成“大家庭”风格的时间,同时,生活的改善也使得张晓刚有条件在成都玉林西路55号开办“小酒馆”,由他的前妻唐蕾经营,很快,这个开业于1997年春天的小酒馆就成为当地艺术家...
张晓刚是当代艺术界的“百万宝贝”,自2006年起,他的作品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接连拍出千万天价。7月底,回到成都的张晓刚接受了本报专访。 文/刘莉芳 王娅蕾(实习) 一包中南海香烟,一副招牌式的眼镜,一件墨绿色的T恤。张晓刚在前妻唐蕾的小酒馆芳沁店里,点上一根烟,开始和记者聊天。小酒馆里都是张晓刚的画,其中...
张晓刚说成都实在是一个好地方,在这个地方他建立起了一个家庭。在这个地方他有一帮艺术上生活里的朋友。1997年他和唐蕾在成都的玉林小区开了一间不大的“小酒馆”。 张晓刚:97年开的小酒馆,原来,其实原来就有一个小酒馆,后来是一个朋友开,完了以后做了一段时间,后来他做不下去,然后我们就把它接手过来,后来就...
1989年2月,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现代艺术展》入口处合影,左起:毛旭辉、唐蕾、张晓刚、丁德福、潘德海 1989年3月17日,张晓刚在给大毛(毛旭辉)的信中写到: “对我而言,更多的是感到一种孤独。……在我的心目中,艺术不是一件华丽的外套,……恰恰相反,艺术本身即意味着一种生活,‘它体现着一种信仰’。说来奇怪,北...
这年,张晓刚与唐蕾完婚,他们常住成都并把家安在了走马街邮局宿舍。 处于相对恒定的生活状态,尽管经济上仍然十分拮据,张晓刚为了避免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自己的统摄,试图通过阅读超越自身。他根据自己的梦境制造不同超越现实世界的内容,对梦的表现语言进行梳理。 ·《忘川》,1989年,纸本油画,54cm x 39cm,图源/舍得·...
1999年与唐蕾离婚后,他拎了个包从成都来到北京,41岁换个城市重新租房过单身汉的生活。上午睡觉,下午画画,晚上跟朋友们碰面、喝酒。之后的8年里,他搬了好几次家,还是没找到扎根北京的感觉,他说:我是一条野狗。 一次在重庆,他跟方力均、王广义一起办讲座,学生问他,对血缘和家庭怎么看,他脱口而出:血缘牢不...
1995年,他用三件“大家庭”作品参加了“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自此之后,他的作品不断地在各种国际性展览中展出,他开始接受欧洲各大电视台和报刊的采访。1996年,艺术经纪人张颂仁帮他预付了一笔钱,他在成都买下一套房子,与妻子唐蕾(后来离婚)和女儿“安营扎寨”,终于结束了令他精疲力尽的多年奔波和迷茫。
很多人都知道小酒馆是唐蕾(张晓刚前妻)的,却很少有人知道,邱岸雄是它最初的创建者之一。 01 小酒馆的生父 1994年,22岁的邱岸雄从四川美院毕业后,去深圳的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师。一年后,他又回到家乡成都,决定安心从事艺术创作。因为早年(高中时期)曾通过老师沈晓彤认识周春芽,当时又恰逢周春芽组织一个成都本地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