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诈骗行为并不当然触犯敲诈勒索罪的法条,敲诈勒索行为也并不当然触犯诈骗罪的法条;只是当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恐吓性质时,才同时触犯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所以,与主张法条竞合相比,认定为想象竞合更为合适。但应注意的是,如果不能认定行为同时具有诈骗与恐吓性质、对方同时陷入认识错误与产生恐惧心理,则不能认定...
因为诈骗行为并不当然触犯敲诈勒索罪的法条,敲诈勒索行为也并不当然触犯诈骗罪的法条;只是当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恐吓性质时,才同时触犯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所以,与主张法条竞合相比,认定为想象竞合更为合适。 但应注意的是,如果不能认定行为同时具...
我原则上认为,类似上述赵某自我绑架案的情形成立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首先,想象竞合的处罚原则是从一重罪处罚而不必然是从一重罪再从重处罚,所以,不一定要求一行为侵犯数法益。所以,上述第二种、第三种观点的理由并不适用于我国。换言之,即使一行为没有造成数个结果,但该行为具有多重属性时,为了发挥...
因为诈骗行为并不当然触犯敲诈勒索罪的法条,敲诈勒索行为也并不当然触犯诈骗罪的法条;只是当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恐吓性质时,才同时触犯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所以,与主张法条竞合相比,认定为想象竞合更为合适。 但应注意的是,如果不能认定行为同时具有诈骗与恐吓性质、对方同时陷入认识错误与产生恐惧心理,则不能认定为诈...
第一种观点即通说与判例认为,行为人并用欺骗与恐吓手段,对方在陷入认识错误的同时基于恐惧心理交付财物的,属于诈骗罪与敲诈勒索(恐吓)罪的想象竞合。第二种观点认为,上述情形成立包括一罪。因为想象竞合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两个以上的罪名,而当一个行为仅侵害了一个财产时,认定为触犯了两个罪名并不妥当。第三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