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古诗四帖》是唐朝书法家张旭的草书代表作之一,卷后有董其昌等人题跋,是历代文人墨客临池学书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卷横长195.2厘米,纵高29.5厘米,以五色彩笺纸草书古诗四首,人称《古诗四帖》。 该帖把自己激荡的感情和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借狂草来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盛唐时期艺术家们的思想情结和普...
张旭《古诗四帖》书法作品赏析- 《古诗四帖》墨迹本,五⾊笺,狂草书,共40⾏、188字。传唐代张旭书。通篇笔画丰满,绝⽆纤弱浮滑之笔。⾏⽂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巅峰之篇。 释⽂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溜,青鸟向⾦华...
张旭《古诗四帖》技法 资料来源:网络 《古诗四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狂草书法艺术品中一件撼人心魄的经典之作。传为张旭所书。墨迹本,五色笺,计四十行,共一百八十八字。纵高二十九点五厘米,横宽一百九十五点二厘米。全卷书古诗四首,前二首系北周庚信的《步虚词》,后二首为南朝宋时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岩...
明代董其昌书法题跋《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董其昌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行书以“二王”为宗,又得力于颜真卿、米芾、杨凝式诸家,赵孟俯的书风也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他的创作。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并有怀素的圆劲和米芾...
明代董其昌书法题跋《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董其昌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行书以“二王”为宗,又得力于颜真卿、米芾、杨凝式诸家,赵孟俯的书风也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他的创作。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并有怀素的圆劲和米芾的跌宕。用笔精到,能始终保持正锋,作品中很少有偃笔、拙...
张旭《古诗四帖》及草书赏析2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往时张公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状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
“草圣”张旭草书《古诗四帖》赏析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字伯高,江苏苏州人。曾为官金吾长史,一说率府长史,人称“张长史”。工诗文,擅真、草,又以草书最为知名。张旭的草书以雄浑奔放的气概、纵横捭阖的笔姿和恣肆浪漫的势态而为世人看重。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
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的序文中有“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古诗四帖》笔势飞扬起伏、纵横跌宕,与公孙氏的剑魂舞姿所展现的精神境界一脉相通。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艺术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以自然和生活为源泉。
张旭古诗四帖. 一 纸高二十八点八厘米.草书.四十行,行三至七字不等,共一百八十字.书法雄强奇伟,笔势纵横.明丰道生评其书云:"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 张旭 - 上海书画出版社 被引量: 0发表: 2014年 张旭《古诗四帖》 纸高二十八点八厘米.草书.四十行,行三至七字不等,共...
《饮中八仙歌》作品组搜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四幅书法作品,配以赏析文字,将其作为诵读MV的背景。下面赏析需要修改的一项是唐寅 《饮中八仙歌》贺知章的《孝经》张旭 《古诗四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