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平是苏轼的老师兼好友😄。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二十岁,他和弟弟苏辙一起去成都拜访时任成都知府的张方平。张方平特别欣赏苏轼兄弟俩,还给他们写了推荐信,推荐给了欧阳修。从那以后,苏轼把张方平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经常通信,关系十分密切。
。张方平不顾自己与欧阳修原有嫌隙,毅然致信向欧阳修推荐苏洵,并资助盘缠。 在北宋政治舞台上,张方平是特立的存在,既不被王安石等改革派喜欢,又不受司马光等保守派欢迎。其政治主张坚定独立,富有远见。苏轼之官场原则无疑受到了张方平的极大影响,其政治生活亦是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观点,不偏袒任何政治集团,苏的...
东坡先生的恩师张方平 | 张方平少年读书,是个天才人物,凡书看过一遍,终身不再读。曾向别人借一部十七史,那么多的卷帙,据说经月就已看毕,归还书主。他是制科出身,曾知制诰,官拜翰林学士和御史中丞,在政治与学术两方面都属有数的人物。苏洵命苏轼带了课业往谒方平,求教亦所以求知。方平一见苏轼,惊为天上的麒...
035苏轼与张方平 2023-05-24 14:08:3510:2332 所属专辑:苏轼与其经典词作赏析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水墨使者 36015403 简介:资深HR,职业经理人,深谙劳动法,复旦中文毕业,思想意识比年龄年轻
张方平与苏轼的契心之交 作者: 杨胜宽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学研究 页码: 33-38页 主题词: 张方平 苏轼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文集 《乐全集》 苏氏 张氏 神宗 摘要: <正>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4),张方平以户部侍郎镇蜀,驻节成都。次年,苏洵携二子往见张氏,与论古今治乱及一时人物,皆不谋而和,甚为相得。
吕真观博士著作《禅宗的开悟与传承》记载:张方平是北宋士大夫,与王安石、苏轼交游。他曾到琅琊山某寺藏书馆,感到前世记忆,找到前世抄写一半的《楞伽经》。斋戒沐浴后打算继续抄完,笔记竟然和以前的一模一样。当他读到“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顿时悟入禅门宗旨。
化张方平之嫌。 关键词:苏轼;张方平;交游 嘲绍出版地址:http://www.enid.net/kcms/detail/51.1719,c.20120627.1612.007.html喻世华.“早以一日之知,遂托忘年之契”——论苏轼 父子与张方平的交谊[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117—122. 三苏诗文集、《张方平集》中留下了诸多记录。 引言...
所属专辑:苏轼与其经典词作赏析 音频列表 1 036苏轼与欧阳修 27 2023-05 2 035苏轼与张方平 32 2023-05 3 034苏轼一生综述8 40 2023-05 4 033苏轼一生综述7 33 2023-05 5 032苏轼一生综述6 37 2023-05 6 031苏轼一生综述5 54 2023-05 7
张方平的知遇对三苏的崛起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通行的标点整理本《苏轼文集》中包罗了苏轼与张方平书信的三种形式.《上留守宣徽启》实为苏辙作品误入苏轼集,辙文误入轼集,是苏集编纂史上的一个现象.尺牍《与张太保安道一首》叙事虽然简略,实际却是苏轼在"元祐更化"时期的一次最大的政治危机,故向"乌台诗案"期间营...
从此,苏轼视张方平为恩师,经常和他互通信件。巧的是,张方平还是苏轼这位好友的岳父,由此苏轼的这位好友与他的关系更加紧密。 这位好友究竟是谁呢? 在苏轼的一首《辨举王巩札子》中就能找到答案,苏轼在诗词里道“巩与臣世旧,幼小相知,从臣为学”。 苏轼和王巩从小就认识,苏轼还教王巩学识,可以算作是王巩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