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员张文松博士在《人民论坛》2024年第12期发表署名文章《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三重逻辑》。文章着重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体系化的三重逻辑,从生态保护优先作为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价值逻辑、...
作者:张文松,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来源于《人民论坛》2024年第12期,内容以刊物发表版本为准。为方便编辑,相关注释已省略。 本文着重标记系编辑为便于读者阅读而添加,与原文作者无关。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对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重要...
点击“东海研究院”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从管制到合作:环境法合作原则下水污染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张文松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研究员 导读 水资源的公众共用物属性决定我国必须重塑政府、市场和公众之间权力与权利的配置,...
作者:张文松,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来源于《人民论坛》2024年第12期,内容以刊物发表版本为准。为方便编辑,相关注释已省略。 本文着重标记系编辑为便于读者阅读而添加,与原文作者无关。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对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重要...
张文松,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研究员、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原文来源于《法治社会》2021年第3期,内容以刊物发表版本为准。为方便编辑,相关注释已省略。 本文着重标记系编辑为便于读者阅读而添加,与原文作者无...
作者:张文松,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来源于《人民论坛》2024年第12期,内容以刊物发表版本为准。为方便编辑,相关注释已省略。 本文着重标记系编辑为便于读者阅读而添加,与原文作者无关。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对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