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负责人:张志成 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市分子光电科学重点实验室、有机集成电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专注于能源小分子催化转化研究,注重化学、化工与材料等多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近2年在J.Am.Chem. Soc、A...
来自天津大学的张志成教授一直致力于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助力科技发展,勇攀科研高峰。创新方法,贵在坚持 无论是在清华大学还是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张志成总是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念,致力于在科研中取得骄人成绩,力争站在科研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多年的科研经验让张志成有所感悟:真...
天津大学张志成教授、天津理工大学刘慧玲副研究员等系统综述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中的串联催化。重点讨论了电化学CO2RR中串联催化剂的设计原理及其催化机理,并根据串联催化剂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分别介绍了双金属合金纳米结构、双金属异质结构、双金属核壳纳米结构、双金属混合催化剂、金属-金属有机框架杂化材料、金属-金属...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大学张志成教授及其团队最近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综述论文,总结了过渡金属硼化物(Transition Metal Borides, TMBs)在海水电解制氢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文将对该综述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首先,张教授团队详细介绍了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对海水电解中析氢反应、析氧反应以及析氯...
近日,天津大学张志成教授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综述论文,总结了过渡金属硼化物在电解水和海水方面的最新进展。 本文要点 1)首先,介绍了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评价。详细讨论了海水电解中析氢反应、析氧反应和析氯反应的基本原理,指出了电解海水制氢过程中氯离子(Cl−)引起的各种问题。
2019. 09-至今 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2014. 07-2019. 08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2012. 07-2014. 07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10. 11-2012. 06 清华大学化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生2007. 09-2012. 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2003. 09-2007. 06 西南石油大学,学士学术兼职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2020年至今)期刊...
天津大学张志成、清华大学王定胜、东南大学凌崇益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何迁 通过理论计算表明,级联Ag-Cu双位点可以协同增加局部CO覆盖率,降低CO质子化的动力学势垒,增强不对称C-C耦合产生C 2 H 4 。作者进一步成功合成了Ag位于部分Cu位点和Cu 3 N单元中心的Cu 3 N-Ag纳米立方体(NCs)。C 2 H 4 在Cu 3 N-Ag NCs...
赞 分享 科研之友微信新浪微博Facebook分享链接 张志成 天津大学, 教授 / 科研之友号:11209526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1 项目 34 成果 727 阅读 2 下载 2078 被引 19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天津大学理学院教授张志成:勇攀贵金属催化剂的科研高峰”出自《中国高新科技》期刊2020年第13期文献,主题关键词涉及有等。钛学术提供该文献下载服务。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公布了2023年全球 “高被引科学家(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23)”榜单,天津大学理学院胡文平教授、张兵教授、张志成教授、周伟副教授入选为跨学科领域(Cross Field)高被引科学家。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每年评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