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他与王丰镐先生共同出资兴办了上海光华大学,并出任校长20多年。这所大学不仅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两所私立大学之一,更是张寿镛教育理念和爱国情怀的体现。张寿镛不仅是一位教育家,还是一位文献学家。他编纂了《四明丛书》,这部规模宏大、搜集广泛的丛书,是江浙地区较有名的文化丛书之一。此外,他在藏书方面也取...
宁波鄞县的张寿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还是一位抗清英雄的后裔。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张寿镛本人也是举人出身。他曾在江苏担任沪海道尹,并在多个省份担任财政厅厅长,甚至成为国民政府的财政部次长。张寿镛不仅在政治上有所成就,还是一位大藏书家。他为宁波做出了巨大贡献,编纂了《四明丛书》,共计一千多卷。他的家乡情怀...
张寿镛,字伯颂,出生于1876年,浙江鄞县人。他的科举生涯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当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举人,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起初,他担任江苏淞沪捐厘总局提调,负责重要的财政事务。后来,在宣统二年(1910年),他转任江苏度支公所科长,专注于财政整理和管理。张寿镛在地方财税岗位上...
张寿镛曾自豪地说:“光华之精神,首重心理建设。毕业学生大都于人格上尚未能完全无缺,老夫是要居些功的。至于学业上全在教师,亦在学生自己,而光华能师生合作,故精神上极表圆满。”学校要努力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积极培养学生深沉纯挚的爱国观念,强调志杰教育,“...
我和张允和(周有光夫人)是光华大学的同学,我们都是在张寿镛校长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毕业于1927年,允和毕业于1932年。不幸的是,允和于2002年8月18日在北京去世了。允和是光华大学接收的第一批女同学之一。当时正是上海各大学实行男女同学的开始时期,光华...
张寿镛,字詠霓,是上海光华大学的首任校长。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封信是他在1939年写给语文教育家叶百丰的。叶百丰当年在光华大学旁听,希望能获得文凭认同。张寿镛在信中明确表示,按照校章规定,没有中学文凭不能入大学,没有大学的四年学分也不能毕业。尽管如此,张寿镛非常欣赏叶百丰的才学,建议他先不考虑文凭,争取“修业...
张寿镛与光华大学 正版 无字迹 当天发货 ¥ 5 1.7折 ¥ 30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钦楠、朱宗正 编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 装帧其他 货号5-42 上书时间2024-12-21 皖阳书斋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
张寿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还是文献学和藏书的权威。1925年9月,光华大学隆重举行了首次开学典礼,标志着这所大学正式迎来它的学子。创办之初,光华大学便设立了文、理、工、商四大科系,共计14个专业。张寿镛校长广邀胡适、徐志摩、钱基博等众多知名学者加盟,他们不仅为光华大学注入了深厚的学术底蕴,更为...
张寿镛先生不仅捐款捐物,还慷慨解囊3000元作为新建校舍的费用。在这一背景下,光华大学应运而生,张被推选为校长,学校初期在霞飞路(今淮海路)租赁教室上课。次年,新校舍落成后,光华大学迁至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张校长在光华的管理中,效仿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广纳贤才,不拘一格,一时之间汇聚了...
1928年,张寿镛的职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国民政府财政部的次长,这是一个在中央政府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职务。他在这个岗位上,积极参与国家财政决策,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后,他担任了江苏沪海道尹,这一职务意味着他负责管理江苏和上海地区的地方行政事务,显示了他全面的行政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