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对李氏,无疑是深爱着的,他虽然送走了李氏,但是内心却非常痛苦,时常饱受这段感情的折磨。这一段感情,曾经尘封了几百年,直到近代考古时,发现了李氏的坟墓,才揭开了这一秘密,而张孝祥的很多词作,也就有了解释的根源。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张孝祥送走李氏后,内心痛苦不已,曾先后写下两首非常哀婉的...
这年九月,时当重阳节前一天,张孝祥在建康(即今日之南京)送别李氏和九岁的孩子,在送别之时,无比痛心地写下了这首《念奴娇》。词中,张孝祥以缠绵悲恻的离别笔调,倾诉了自己真挚的爱情和痛苦的心情,读之令人感叹。念奴娇张孝祥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
这位少女姓李,因为张孝祥后来对李氏讳莫如深,什么都不说,后人知之甚少,只知道两人两情相悦,未婚同居,李氏生了一个儿子。16岁的张孝祥做了父亲。也就是这一年,他通过了乡试,随后继续求学的他陷入了一场爱情纠葛:他与李氏感情深厚,却不能名正言顺地结为夫妻。他俩生的儿子,取名张同之。这时候的张同之...
据现代学者宛敏灏的详细考证,这段悲剧的来龙去脉大致如下:张孝祥少年时即与李氏相识相恋,两人同居并生下一子,这一年是绍兴十七年(1147),当时孝祥才16岁,就做了父亲。但不知何故,李氏却始终得不到张家的认可,不能成为他的正式妻子,以至绍兴二十四年(1154)张孝祥投考进士的时候,履历上只能填未婚身份,当他殿试唱名...
他就是南宋诗文俱佳、兼擅书法、政绩卓著、英年早逝的主战派人物——张孝祥(1132~1170)。而那个活在他缠绵悱恻的爱情词作里的女子,就是被张孝祥遗弃的情人——李氏。02 张孝祥,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神童,《宋史》称他“读书一过目不忘”。《宣城...
没有办法,张孝祥只能想办法安顿李姓女子,将她送到浮山。李氏与张孝祥离别的时候,发誓终生不再嫁,张孝祥感动之余,写下了一首《念奴娇》:上阙:首句便以眼前之景渲染离愁。李氏乘船而去,泪别张孝祥。秋风吹过,船帆扬起,他目送着爱人的身影,随着碧波远逝,最终模糊成一个黑点。极目望去,只见水天一色,孤鸿...
“天下奇男子”-状元郎张孝祥 南宋的江山风雨飘摇,惹得词人也是满心烦恼。 辛弃疾着急,陆游哀愁,李清照也苦恼,更让一位状元郎38岁就英年早逝。 他就是被称为“天下奇男子”的状元郎张孝祥。 张孝祥之才笑傲天下。他十六岁中乡试,又在地方举荐的杰出人才中名列前茅。由于才情卓绝,被赞“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
张孝祥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②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③下,酌水应怀古。德耀④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⑤。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⑥暮。桐乡⑦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注释】①...
词人是多情的,也是浪漫的,张孝祥与青梅竹马的李氏最终劳燕分飞 张孝祥生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
当初贫苦的时候,是李氏不离不弃,如今自己富贵了,衣锦还乡,却做了这负心郎,将初恋遣送到他处。纵使这非张孝祥心中所愿,却依旧心怀愧疚。 李氏与张孝祥生有个儿子叫做张同之,故而有最后一句。张孝祥感叹自己只能默默地想念着李氏,怜惜自己的儿子。他久久的立在江边,最后转身归去。已经离去的她,定然会像我思念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