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语录》三卷《后录》二卷,影印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宋福建漕治刻本。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思想等方面,对气质之性、心统性情、穷理尽性等关学重要思想均有论述,是研究理学教育的必读资料。 作者简介· ···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祖籍大梁(现河南开封),凤翔郿县(今...
4. 我们阅读张子语录,不仅为学习, 更为寻心静 5. 张子言, 慎言慎行, 慎怒慎恼, 慎急慎躁。遇事先思, 再行无惑 6. 他喜静思, 怒时亦能自控情绪 7. 聆听心语, 洞察行为, 方能识人真谛 8. 世间难有双全法, 得失相依, 乃常态也 9. 张子之言,如棋局般深邃 10. 张子归来,万籁俱寂 11. 张子之...
《张载集·张子语录》译文 一、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原文: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译文:人有了形体之后才形成气质之性(即受后天环境影响的本性),如果善于返归本原,那么先天所具有的天地之性(即纯净无染的本性)就能保存下来。因此,对于气质之性中那些不符合天性...
张子语录 1、这是一个作为欲望和规矩的世界。 2、道生万物,何以生道?欲也,变化者也。变化中求不变之道,欲中求矩也。 3、矩规万物,何以规矩,欲也。欲望万物,何以望欲,矩也。欲生矩,矩化欲,欲即是矩,矩即是欲,矩欲变幻无穷矣。 4、万物存心,心生万欲,欲生万矩,万矩为用。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3. 张子之语, 如智者之默, 贵于少言 14. 张子语录, 修身之钥, 福运之锁 15. 张子的智慧, 如静水深流, 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勿盲目追求 16. 张子言, 知足常乐, 生活无需过分苛求, 平和心态, 方能品味真谛 17. 听闻张子语录, 句句深入人心
张子语录中: 温良恭俭逊,为何能代表孔子的全部德行?人们只是觉得这几个字不足以概括所有的道德品质,没有全面理解其内涵。实际上,圣人如孔子,唯恐自己未能尽到温良恭俭逊这五种德行。孔子之道,归结为忠恕二字,圣人唯恐不能彻底实践忠恕,怎敢自称已尽忠恕?圣人所追求的君子之道,实为难以言表,从未言说已尽其道。
《张子语录》 “天地以虚为德、至善者虚也。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中来。” “静者善之本,虚者静之本,静犹对动,虚则至一”。 “与天同源谓之虚,须行事实故谓之实”。 “天地之道无非以至虚为实,人须于虚中求出实。圣人虚之至,故择善自精”。
朱子语录。 伊川“性即理也”,横渠“心统性情”,二句攧扑不破。惟心无对,“心统性情”,二程却无一句似此切。 “心统性情”,统犹兼也。 性对情言,心对性情言。今如此是性,动处是情,主宰是心。横渠云“心统性情者也”,此语极佳。大抵心与性情,似一而二,似二而一,此处最当体认。 “心统性情者也。
坎惟心亨,故行有尚,外虽积险,苟处之心亨不疑,则虽难必济而往有功也。今水临万仞之山,要下即下,无复凝滞之在前,惟知有义理而已,则复何回避!所以心通。 人所以不能行己者,于其所难者则惰,其异俗者虽易而羞缩。惟心弘则不顾人之非笑,所趋义理耳,视天下莫能移其道,然为之人亦未必怪。正以在...
张载《张子语录》 张载《张子语录》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 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曾闻夫子言性与天道,但子贡自不晓,故曰“不可得而闻也”。 若夫子之文章则子贡自晓。圣人语动皆示人以道,但人不求耳。 “不可使知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