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1957年出生于杭州,现居杭州。198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教授,并兼任上海OCAT上海馆执行馆长。1⃣️ 《30x30》 1988年,单视频录像(PAL格式),有声,彩色,32分09秒。这部作品记录了反复摔碎并粘合镜子的过程:一块30×30公分的镜子被摔碎,用502胶水粘合,再次摔碎,再粘...
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的《30x30》,1988单频录像 32分钟9秒 有玛瑙头颅《19-B001》的展厅现场(拍摄:杨灏)值得关注的是,展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回顾展的时间叙事,而是注重通过新、老作品的并列展示,构建一个物我相依的新型剧场。展览伊始,由艺术家个人的身体数据编码打印而来的窗帘装置《关于肺、胆囊、...
🎨张培力,一位从油画系走出来的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的影像艺术之父”。他不断尝试新的创作媒介,包括3D打印雕塑,始终站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1988年,张培力创作了《30x30》这部作品,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部录像艺术作品。这段录像记录了将一块30x30厘米的镜子摔碎并用502胶水粘合的过...
8月23日,北京泰康美术馆,“中国录像艺术之父”、新媒体艺术家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展览现场,参观者在讲解员的介绍下观看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30X30》。这部影片里,张培力本人戴着橡胶手套,将一块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镜子不断摔碎再粘合,如此重复,持续180分钟。该作品创作于家用电视逐渐普及的时代...
1988年,张培力参加“88中国现代艺术创造研讨会”,提交了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x30》,这件3个小时的作品在会上只放了10分钟,原因是没人有耐心看完它——录像全程表现的是艺术家如何将一块玻璃摔碎再粘结在一起,并且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张培力说:“我想制作...
张培力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他开始尝试录像装置的语言探索,并于1988年创作了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30X30》。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8月23日,北京泰康美术馆,“中国录像艺术之父”、新媒体艺术家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展览现场,参观者在讲解员的...
🌟 张培力,中国最早的录像专家之一,1988年因创作出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X30》而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自1995年起,他放弃了绘画,全身心投入录像艺术及相关摄影和装置艺术的创作。他的作品不仅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世界级艺术机构收藏,还保持着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三次受邀参加...
▲张培力《30X30》 作为“中国录像之父”,张培力是一位在当代艺术史上的开拓者。他的录像作品时常专注于重复的行为——例如打碎镜子,阅读,洗涤,看着窗外,跳舞——这些熟悉但又打破常规的动作,透过镜头塑造出独特的视角。他利用近景特写、异常构图和重复剪辑的方法,达到使观者迷失方向感的效果。虽然这些日常行为所带来...
昨天,张培力的回顾展在泰康美术馆开幕,展览标题“2011.4.27—长期”源自艺术家本人的身份证有效期。这个展览回顾了张培力四十年的艺术生涯,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值得一看。张培力被认为是中国录像艺术的先驱。他早期的一件作品《30x30》将玻璃摔碎后反复粘连,几十年前这种粗糙的画质和毫无投机取巧的呈现方式,与如今...
▲ 《30x30》 1988年单频录像,时长32分钟9秒 在展览中,那些带有生物科研性质的雕塑作品同样展现了张培力的冷静与理性。与马克·奎恩以血液制作头像的激进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张培力的脂肪和血液立方体呈现出一种沉静的美感。在白色的展厅灯光下,这些雕塑宛如外科手术台上的工具,或人体教具般的严肃与精准,令人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