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循宪是个实在人,也不隐瞒张嘉贞的功劳,如实汇报,还说愿意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于是武则天把张嘉贞召到长安,引入内殿,一看张嘉贞相貌堂堂,举止大方,谈起国家大事头头是道,很是欣赏,便拜他为监察御史。张嘉贞的办事能力很强,上任没多久,就升迁为兵部员外郎。当时兵部堆积了很多公务案卷,张嘉贞分门别类...
姓名:张嘉贞 生卒年:666—729年 字:嘉贞 祖籍:蒲州猗氏县(今山西临猗县)朝代:唐朝 职业:中书令、台州刺史等 业绩:唐朝开元名相 明智通达,严格执法 张嘉贞从监察御史干起,很快便一路升迁到兵部员外郎。在他上任之前,办公室文件积压成堆,在他上任之后,积压文件都第一时间得到了执行。他的能力也得到了...
张嘉贞(唐朝开元名相)—搜狗百科 新唐书卷 张嘉贞书法 《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四十九卷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
唐朝宰相前张嘉贞祖地,折股钗形,龙缩穴,牙梳案。张相公祖地手绘图 历史简述 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张嘉贞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720年(开元八年),张嘉贞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723年(开元十一年),...
张嘉贞既然“风操”过人,《旧唐书》为何还对其毁誉参半?(一)一步登天 张嘉贞是个“仪貌甚伟、神采俊杰”的大帅哥,科考入仕出任某县公安局长不久,便“坐事免归乡里。”十载寒窗方上位,宝座未热乌纱落,亲友无不为其叹惋。张嘉贞却丢官不倒架,“落魄有大志”,自强不息,虽居蒲州陋室,仍“萧然自得”,一...
经驿吏介绍,张循宪在脑子里勾勒出了一副张嘉贞的形象。张嘉贞自从被免职回乡后,几乎混成了乞丐。没办法,家里底子薄,没了俸禄,就靠几亩薄田度日。可张嘉贞根本不是种田的料,整天摆臭架子,一副拯救天下苍生的救世主模样,那架势,太守都不入他的法眼。有人劝他,咱河东豪族多,以你的才学,跟他们多走动走动...
张嘉贞是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生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死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他历仕武则天、唐睿宗、中宗和玄宗四朝,官至中书令,累封河东侯,是唐朝颇有影响的大臣。 人物介绍 初仕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中明经举,初补授平乡(今河北南部、滏阳河流域)县尉。不久,因受案件牵连贬官回乡。
张嘉贞(公元666年—729年),唐代开元名相,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张嘉贞学识渊博,清廉自守,决断敏速,治政严肃,深受官吏敬佩,堪称一代名相。张嘉贞虽然官至宰相,但几乎没有家财。 清廉自守,不立田园。张嘉贞身为唐朝大臣,始终保持清正清明的态度,从不注重...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原文及翻译大唐新语 原文: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完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
在驿吏的介绍下,张循宪在脑海中描绘出了一副张嘉贞的形象。张嘉贞自从被免职回乡后,几乎过上了乞丐般的生活。家里条件差,没了俸禄,只能靠几亩薄田维持生活。张嘉贞非田作之材,自视甚高,宛若救世主,视太守为等闲。有人建议他,河东豪族颇多,以才学交际官府,求得一职,有何难哉?然张嘉贞不以为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