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的一封信 最近我拜读了各位送交的年度工作计划,仔细推敲后,仍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 第一,对课题理解不够,有的根本谈不上理解,做了不止一年,尚未进入角色。 第二,已经完成的工作量严重偏少,博士(有的是从本室硕士上来的)做了几年还未见到可以发表的东西。 第三,在...
篇1: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的一封信 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的一封信 这是我的师兄铐给我的,对我的松散的博士生活起到了很大的收紧作用,拿来各位一起分享 谈做学问兼论人生——读各人工作计划后看法点滴 最近我拜读了各位送交的年度工作计划,仔细推敲后,仍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第一,对课题理解不够,...
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的一封信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的一封信1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的一封信(2009-03-2421:51:25)最近我拜读了各位送交的年度工作计划,仔细推敲后,仍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第一,对课题理解不够,有的根本谈不上理解,做了不止一年,尚未进入角色。第二,已经完成的工作量严重偏少勿溯...
好,读性就强,我也读意推,用人方也愿意接收。博士读文做得不好的,我不争荐 愿意推,而且推起读度也大。其读,各人的路在各人自己脚下,各人的命荐荐来 在各人自己手里。成读读衰,全在各人,读各自勉。运 读读院士读介启: 男,1953年12月出生,湖北公安人。博士,授、博士生读读。读任读中读读大生教学...
事实上,除了个别极品导师存在所谓的“压榨”,我更愿意把类似的事情看作传统师生关系中,师生价值理念不契合的一个矛盾缩影。很显然在这封信里,院士本人在向学生们传递一种为科研献身奋斗的价值理念,并且很可能他本人也在践行着这样的价值理念。 在传统的师徒关系中,师父向徒弟除了传授技能,连同价值观一起传授是很自然...
论文第一作者是范优荣博士、通讯作者是张启发教授,论文的内容正是范优荣博士课题的主要成果。
张启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 男,1953年12月出生,湖北公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
对博士生而言,②每天工作12小时是正常的,少于这个时间就不正常了;每周工作六天半以上是正常的,少于...
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的一封信 这是我的师兄铐给我的, 对我的松散的博士生活起到了很大的收紧作用 , 拿来各位一起分享 谈做学问兼论人生——读各人工作计划后看法点滴 最近我拜读了各位送交的年度工作计划, 仔细推敲后, 仍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 第一, 对课题理解不够, 有的根本谈不上理解, 做...
袁隆平与张启发合作推进转基因研发 在许多人看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传统水稻育种技术与张启发院士的转基因水稻育种技术"泾渭分明".但前不久袁隆平院士在与张启发院士交流后表示,对转基因作物的... 田豆豆 - 《当代生态农业》 被引量: 1发表: 2010年 张启发院士细说转基因食品——是天使,不是魔鬼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