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张凤祥教授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阴离子交换膜,该膜结构新颖,原料易得,可大面积制备,且性能突出,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1 (a)膜结构,(b)大面积制备与韧性,(c)碱稳定性,(d) H2-O2单电池性能与(e)耐久性 ...
张凤祥副研究员,1973年出生,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他在1996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得了双学士学位,随后在2005年,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并于次年获得了博士学位。自2005年到2009年,他在新加坡科研局材料研究所担任博士后和科研工程师,专注于高性能聚合物...
张凤祥,1973年出生于中国,是一位在中科院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的学者。他于199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得了双学士学位,并在200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完成了博士学业,同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在2005年至2009年间,他在新加坡科研局材料研究所担任博士后和科研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
大连理工大学张凤祥课题组 石墨烯诱导氮掺杂多孔碳嵌入Fe-Nx活性位促进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的动力学转化 随着世界化石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与能源日渐枯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研发廉价、高效的能量转换及储存体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第一作者:Da Lei 通讯作者:张凤祥教授、宋雪旦副教授、张旭博士 通讯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DOI: 10.1021/acsnano.1c09007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先进可充电电池的发展。目前…
毕业院校: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位:博士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盘锦校区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科:化学工程 能源化工 膜科学与技术 联系方式:zhangfx@dlut.edu.cn;电子邮箱:扫描关注 同专业博导同专业硕导个人学术主页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有7年多的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主要...
男,1973年生。 1996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双学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与生物分子工程系,2006年被授予博士学位。 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在新加坡科研局材料研究所(Institute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做博士后和...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张凤祥教授招收2022年入学博士生(春季申请考核)。研究方向:锂硫电池、碱性膜...
张凤祥,男,2006年被授予博士学位,是大连化物所副研究员。 中文名 张凤祥 研究方向 高分子薄膜和复合薄膜的制备 出生日期 1973年 教学职称 副研究员 1副研究员 编辑 简介 男,1973年生。 个人履历 1996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双学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与生物分子工程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