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张凤祥透过玻璃仔细观察里面陈列的玉龙。 这是时隔42年后,张凤祥第一次看到自己当年亲手挖出来的16分钱的铁钩,据说现在它的展出保价为10亿元。他说他还能看到当年弟弟在地上拖拉时磕坏的一角,瑕疵朝里陈列,不容易发现。 红山文化玉龙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虽然此后我们又发现了...
1971年8月的一天,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村民张凤祥在农田里挖出了这件玉龙,当时这件玉龙的样子看起来像是一件黑乎乎的钩子,不知用途。张凤祥便把它带回家给弟弟用绳子拖着玩耍。 几天后,张凤祥惊奇地发现,原本难看的钩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绿色,形状奇怪,有点像蛇又有点像龙,在太阳底下一晒,还会有碧...
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的张凤祥,正在铁匠铺忙碌时,只听见门口一声闷响,一个瘦弱的老太太突然倒在地上。张凤祥赶紧跑过去一看,只见她颤抖着双手,递过来一个很奇怪的”铁器”,嘴巴里吐出几个含糊不清的字:“可怜……可怜下我……” 张凤祥赶紧把老太太扶进屋里,拿出饭食让她填饱肚子。片刻后,老太太体力有所恢复...
那一年弟弟才六七岁,他拿着哥哥带来的这个玩具,非常高兴,就用绳子绑起来在地上拖着玩,没过多长时间,这是因为这一种游戏方式,这个玉龙上面的锈迹,慢慢脱落,阳光一照之后显得非常精致。就这样变成玩具的玉,展现出它耀眼的一面。这个时候张凤祥也觉得工资不简单,或许能卖钱,所以拿着这个东西仔细看,发现是一块玉。 ...
于是张凤祥以为他挖到的是一块废铁,也许能到废品收购站卖上几个钱,于是,在收工的时候,就顺便把它拿回了家里,后来,张凤祥才知道他摸到的那个钩子是块玉器。于是张凤祥带着它来到翁牛特旗文化馆,文化馆的专家于是在当时花了30元钱,就征集到了这件文物。由于翁牛特旗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并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因此只是...
不过,一段时间之后,张凤祥渐渐发现,外层的铁锈已经被磨掉,这块“废铁”也变得越来越光滑,他意识到这个东西并不是普通的废铁。之后经过观察,发现竟然竟然是一块玉,而且这块玉还被雕刻成龙的形状。很显然,这很可能是一个文物。于是他就带着这块玉龙来到了当地的文化馆。
“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的现世过程,充满了坎坷和离奇色彩,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神奇力量,让它终于辉耀于世…… 1971年10月16日,家住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的17岁村民张凤祥在田地劳作,突然“咔”的一声,铁锹好像碰到一块坚硬的石头,震得手臂发麻。他扒开土,发现一块石板,掀开石板后发现一个方方正正...
“中华第一龙”在地下沉睡5000多年后,能够重见天日,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故事主人公就是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赛沁塔拉嘎查的张凤祥。 2004年5月26日,记者找到张凤祥时,他对“中华第一龙”的出土经过依然记忆犹新。 1971年9月的一个下午,18岁的张凤祥与另外7个农民到小北山上平整树坑。干活有些累的张...
不过,一段时间之后,张凤祥渐渐发现,外层的铁锈已经被磨掉,这块“废铁”也变得越来越光滑,他意识到这个东西并不是普通的废铁。之后经过观察,发现竟然竟然是一块玉,而且这块玉还被雕刻成龙的形状。很显然,这很可能是一个文物。于是他就带着这块玉龙来到了当地的文化馆。
不过,一段时间之后,张凤祥渐渐发现,外层的铁锈已经被磨掉,这块“废铁”也变得越来越光滑,他意识到这个东西并不是普通的废铁。之后经过观察,发现竟然竟然是一块玉,而且这块玉还被雕刻成龙的形状。很显然,这很可能是一个文物。于是他就带着这块玉龙来到了当地的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