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2024年11月19日,北京大学张俊龙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Coordination Induced Spin State Transition Switches the Reactivity of Nickel (II) Porphyrin in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研究论文。 张俊龙,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担任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
自2020年起,张俊龙教授一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担任教授职务,专注于生物无机化学、四吡咯化学以及化学生物学的研究。他在国内外多次受邀在重要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报告,其研究成果也多次被重要综述和研究论文所正面评述和引用。凭借在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张教授先后荣获了多项荣誉。张俊龙教授在学术道路...
基于此,2024年11月19日,北京大学张俊龙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Coordination Induced Spin State Transition Switches the Reactivity of Nickel (II) Porphyrin in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研究论文。 张俊龙,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担任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
近日,北京大学张俊龙课题组利用仿生的三核锰配合物作为供氧催化剂,原位的催化内源性过氧化氢产生氧气,通过分子水平的比例调控,使得光敏剂的pdt效率最大化。该策略在体内外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效果,为可调控协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
张俊龙(Junlong Zhang)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催化 办公室电话:86-10-62767034 电子信箱:zhangjunlong@pku.edu.cn 课题组网站:www.chem.pku.edu.cn/zhangjl 工作简历: 2020-至今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2008-202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 ...
近日,北京大学张俊龙课题组利用仿生的三核锰配合物作为供氧催化剂,原位的催化内源性过氧化氢产生氧气,通过分子水平的比例调控,使得光敏剂的PDT效率最大化。该策略在体内外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效果,为可调控协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Chem. Sci.(DOI: 10.1039/D2SC02554J)。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俊龙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张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文凯教授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J.L. Sessler教授等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上发表了最新合作研究成果“Nonaromatic Organonickel(II) Phototheranostic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报道了首例有机镍光诊疗探针,揭示了...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俊龙课题组、陈兴课题组与合作者报道新型生物正交的稀土分子探针用于近红外荧光/质谱成像】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俊龙教授、陈兴教授与合作者在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文,报道了首例可生物正交的、高亮度的近红外(NIR)稀土配合物分子探针。该工作通过代谢标记...
北京大学 张俊龙 杰出青年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计算中心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成立于1963年,是学校直属的实体单位,是国内高校最早建立的计算中心之一,中心主要负责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与运行服务工作。目前,中心下设网络室、管理信息系统室、运行室、微机教学实验室和办公室,主要承担以下工作:(1)为全校计算机教学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