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文天祥、陆秀夫与张世杰并称为三杰。而在这三位中,张世杰无疑有着更特殊的背景——他曾投奔蒙古帝国,但最终却对南宋表现出了坚贞不渝的忠诚,这一点远胜于多数人。张世杰,一个真正的忠义之士。在蒙古帝国效力时,他对张弘范的父亲张柔忠诚无比。后来投奔南宋,他始终坚守忠诚与正义,明知形势艰难,却...
张世杰,是金境内的范阳人(今河北涿州人),与灭宋的汉将张弘范同宗同族,是张弘范的族兄。最早的时候他就在张弘范父亲张柔手下为将,跟随张柔征战,后来因事触犯法律,便愤然逃到南宋境内,当时烽火连天,金与南宋到后来的蒙古与南宋,硝烟四起,战事不断。 一、金国汉人张世杰成长为南宋主将 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南下,横...
按照蒙军士兵的直率逻辑,不论是细作还是窃贼,一律采取“一刀两断”的简洁处理方式。但这位不幸者的命运似乎被幸运之神眷顾,恰巧在那关键时刻,张弘范现身了,他正为勘察地形而来。目睹蒙军士兵对张弘范展现出的那份毕恭毕敬,那些役夫仿佛瞅见了救世的曙光,纷纷挣脱蒙军的束缚,如脱缰之马般向他狂奔而去。这...
张世杰,诠释了什么叫忠义之士。在蒙古帝国效力,张世杰对得起张弘范的父亲张柔。张世杰投奔南宋之后,也是忠臣义士,明知不为而为之,为南宋战斗到最后一刻。 潜意识里,张世杰在南宋出生,在南宋为官,实则不然。张世杰是金国人,跟着族人张柔投奔蒙古帝国,他一直在张柔麾下效力,立下很多战功。
一路和元军打打撤撤,在1279年,最终在崖山和元军决战,元军的主帅正是——张弘范!张弘范劝张世杰投降,张世杰严词拒绝,双方展开大海战。张弘范颇会用兵,封锁了宋军的出海口,并断绝了宋军取水之道,双方投入兵力50多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后被元军全线击溃。张世杰本想接宋少帝突围出逃,但陆秀夫绝了...
事实证明张弘范说的没错,要劝降张世杰这种人,吕文焕也不行。事实还证明,血缘关系也好,生死之交也罢,都不足以让一个有信仰的人背叛自己的信仰! 2 事已至此,看着张世杰如此坚决的态度。伯颜亦知道郢州城再没有被招降的可能。 汉水之上,蒙军水师百舸争流,万舰齐发,朝着横陈江面以铁索相连的宋军战船冲撞过来。然...
张世杰与张弘范,他们是族兄弟,但对决沙场却成为了他们的宿命! 公元1274年六月,在蒙军攻破襄阳府一年之后,忽必烈正式下诏伐宋。 在忽必烈的命令下,主将伯颜来到襄阳,开始在这座鏖战了六年之久的城池里,大会兵马、分任将佐,收才勇之士,揽天下豪杰。 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随着伯颜的一声令下,二十万蒙古舟师,水陆...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张弘范统帅的元军已经扫平了福建、广东的残余宋军,抵达崖山,与宋军对峙。经过起初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张弘范发现面对宋军以铁链连锁的连环船,用小船火攻的办法没有成效,决定依靠元军的战斗力正面强攻。这里要分析一下两军的战术,上文说过,宋军拥有千艘战船,张世杰以铁链将船只锁定...
散布于海上的宋军,已经发现广西的蒙军自琼州海峡而来,蒙将张弘范已经带军来到崖山出海口,自粤北南下的李桓已经进驻广州。战前准备 而在崖山海面之上,南宋枢密使张世杰正在指挥众人,将南宋的巨型战舰,全部以铁索相连。在张世杰的打造下,一座坚如磐石的“水上坚城”坐落于崖山海面之上。这座水上坚城建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