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的冬天,尚未出家的李叔同来到西湖虎跑定慧寺,开始尝试断食,以求心灵的净化。自那以后,李叔同潜心吃素诵经,并于1918年在定慧寺出家为僧。那个风度翩翩、多才多艺的李叔同没有了,留给世间的是一个脱离尘世的“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早年书法作品 “弘一法师”出家前,可以说是博学多才,在音乐、戏剧、诗词、书法...
李叔同(1880-1942),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上海博物馆藏李叔同书法作品专辑 李叔同 篆书知止页 李叔同 楷书勇猛精进页 李叔同 书词页 李叔同 行书...
款识“慈藏院如理”,据考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市宗教志编纂委员会,1988年编《李叔同——弘一法师》,第100-101页,其中“弘一上人史略(刘质平撰写)”一节,言及弘一法师作品“所写地名、山名、寺名、院名,有曾住者,有未曾住者,有寺名院名意造者,有全部意造者,均与笔名同时决定。计山名...
《万古一句七言联》,则已经可以见到“弘一体”的滥觞。 弘一《十步百年八言联》 弘一《万古一句七言联》 自主创造,走向成熟 1927—1937的十年间,在书法实践与佛学理念的不断交融中,“弘一体”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 弘一《佛号及莲池语录》,1928 20世纪30...
秋,自上虞白马湖至慈溪鸣鹤场金仙寺,访亦幻法师,在寺听静权法师讲《地藏经》,深受感动。冬月归温州城下寮。”庚午(1930年)是弘一大师书法风格的重要分水岭。弘一法师出家至1930年之前,其书由魏碑脱化而来,渐渐成为气收力凝的方楷一派。字体中轴线端正,作品中有的字突出横势,有的取竖势,随遇而安,...
弘一法师全部作品:静心,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弘一法师(全集),李叔同说佛,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人生何必太饱满,允许松弛,李叔同说佛,吾心欢喜,即是归处(微信读书出品),一念放下,自在洒脱:李叔同的禅悟人生课,护生画集
弘一法师全部作品:静心,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弘一法师(全集),李叔同说佛,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吾心欢喜,即是归处(微信读书出品),李叔同说佛,人生何必太饱满,允许松弛,一念放下,自在洒脱:李叔同的禅悟人生课,护生画集
1、弘一法师早期作品 李叔同临魏灵藏造像(早年)魏碑写的有板有眼,临摹得很像。临张猛龙碑(早年)大气磅礴,刚劲挺拔。李叔同隶书四条屏(临杨岘,1899)早期还是个俗人,没有出家。2、弘一法师中期作品 佛号与莲池大師偈语(1922)还在过渡阶段,以魏碑为基础,慢慢融入帖学的圆笔。佛号与慈照宗主法语 开始参禅...
弘一法师李叔同,真书法家,晚年书写篆书《四条屏》,功夫独到!说起弘一法师李叔同,各位书友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戏剧活动家,书法家。在戏剧上,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上,我们熟悉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歌就是他的作品,各位书友应该...
《清凉歌》创作缘起,是1929年夏丏尊和刘质平一起去拜访弘一,谈及世间缺乏可以清净人心的歌曲,法师听后深有同感,醖酿经年,方于1931年9月在浙江慈溪白湖金仙寺写成五首佛歌,交刘质平等作曲,并以《清凉歌》为首,1936年在上海结集出版,书名就定为《清凉歌集》,可见他对此一系列作品的重视。弘一法师曾在书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