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引火汤制方原旨即是治疗虚火引起的咽喉疼痛。因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且肾为水火之脏,水足则火藏于下,脏腑得以温熙而能统领一身之气化。若因病而致水亏于下,则火失藏而浮游于上,即出现本案的咽喉干燥如灼,面烘热,日轻夜重的症状。故以引火汤滋水潜阳,导龙入海,...
李可引火汤医案: 复发性口腔溃疡 导读:引火汤出自清朝陈士铎《辨证录》,由熟地、巴戟天、茯苓、麦冬、五味子组成,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常添油桂一味,引火归元。 复发性口腔溃疡 离休干部陈xx,68岁,经北京西苑医院专家会诊,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病程30年,百治不效。其症,初起舌尖部发出针尖大之红疹,...
以下是一个引火汤治疗失眠的医案示例,仅供参考: 患者李某,女,45岁,长期失眠,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伴有口干咽燥、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等症状。诊见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失眠,证属阴虚火旺。 针对患者的情况,医生开出了引火汤加减的方剂。该方剂由熟地黄、巴戟天、茯苓、麦门冬、五味子、天门冬等药物组成,...
而李可却喜用引火汤加肉桂,其原因何在?笔者分析:①引火汤乃滋阴大剂,熟地用至90克,力量专一,取效甚捷。如癌证化疗、放疗损伤肾阴,而见头面升火之火不归原证,引火汤两剂必退。②引火归原用巴戟30克,五味子6克,油桂3克,寓有“阴中求阳”之意。其中肉桂米丸先吞,...
至此,对余娭毑的治疗告一段落。之所以当成一个医案来写,是想和中医爱好者一起温习傅山引火汤。 这个方出自傅青主的弟子陈士铎的《辨证录》,原方的用药为:熟地90克,巴戟天30克,茯苓15克,麦冬30克,五味子6克。 方中重用地黄。地黄又名地髓,顾名思义,是大地精髓所在,最能滋补肾阴,肾阴补足,虚火就不会上炎。
1月26日,化验尿糖,两个加号,血糖百分之65毫克。上方加减调理月余,用猪胰40个。尿糖消失,血糖稍高,症情平稳,体重回升,引火汤加油桂,对本症之三多有殊效。症情愈重,见效愈速。《李老经验集》 论;本条医案,李老定义为肾气肾阴两虚,余先纠正一下,严格来说...
引火汤的应用医案 医案一:骨折后的康复 病人,男性,45岁,右髋部骨折。骨折手术后,疼痛和肿胀难以缓解,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康复。 处理方案: 10.引火汤口服液,每日三次,每次10ml,连续服用2周。 11.引火汤外用药膏,涂抹于骨折部位,每日两次,轻轻按摩。 效果评估: 病人通过引火汤的应用,疼痛和肿胀得到明显缓解,活动范...
下面将介绍引火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医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它的作用和效果。 一、治疗口腔溃疡 患者:男性,33岁。 主诉:口腔溃疡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感觉非常难受。口腔溃疡部位位于右侧颊粘膜内侧,大小约为1厘米左右。 诊断:口腔溃疡。 治疗方案:引火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赤芍10克,生地黄15克,...
引火汤能引龙雷之火下行,最擅长治疗阴虚火旺诸证。本文从两例医案来分析引火汤的组方及应用。 一、病案之一 一男性病人,17岁,首诊时自述从去年十一月以来,不明原因有火气上冲头部,耳朵即迅速红赤。今年6月因情绪波动,导致火气上冲,满头发热。且热血上冲头部及两耳,感觉整个头象要融化了一样,头痛欲...
引火汤出自清朝名医陈士铎的《辩证录》。此方有滋阴潜阳,清降虚火上扰所致的一些疾病,对属于阴虚火旺型的复发性口腔溃疡,临症加减该方,效果很好。兹最近有幸遇到一例这样的患者,故记之。 患者李某,女,63岁,口腔溃疡多年,几乎十天半月就会复发一次。多处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