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上部座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拓展阅读:开门节的时间:开门节在每年傣历的12月15日(公历10月15日)。开门节与关门节同是少数民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具有典型的、...
开门节是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节日期间,傣族人民会穿上盛装,手持各种水枪、水桶、水瓢等泼水工具,到村寨、街道、寺庙等地,相互泼水,祈求平安、吉祥、健康和幸福。 开门节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据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曾到佛寺祈求佛祖保佑她的儿子平安降生。佛祖得知后...
2009年,傣族“关门节、开门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洼”,也就是“关门节,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祖往西天讲经,为防其间佛徒外出扰民生事,便将所有佛徒集中在寺中三个月,并规定不准外出,只能静守寺中诵经赎罪。“关门节”由此而来。实质是因适逢...
傣族的开门节和关门节,是与其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两个重要传统节日,它们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并融入了傣族等民族的文化特色。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两个节日的含义和习俗: 关门节 含义:关门节,傣语称为“毫瓦萨”,意为佛祖入寺,进入传授佛法的时期。这个节日标志着为期三个月的安居斋戒期的开始,人们在此期间...
当三个月的雨季安居期结束,也就是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开门节便迎来了。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开门节象征着雨季安居的结束。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佛寺拜佛,将关门节期间摆在佛座后面的物品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男女老少都会进寺拜佛。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开门节也意味着此前关门节期间的各种禁忌被解除...
傣族开门节是傣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象征着雨季的结束和安居斋戒的期满。以下是关于傣族开门节的详细解释:节日时间与名称:傣族开门节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大约在农历九月中旬。傣语称为“奥瓦萨”。节日象征:开门节标志着为期三个月的雨季已经结束。同时,它也表示解除“关门节”期间男女间的婚忌,...
“出雨安居”节(佛教词语),每年从关门节始至阴历9月15日止,期满三个月后,即举行开门节仪式。但两个节日之间佛爷经常念经,信徒都要前往寺院听念经。全寨父老都要到庄房参拜佛,青年人要敲铓锣、象脚鼓,以求神保佑。开门节过后,僧侣即将佛寺大门打开,便可串寨。
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关门节,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
老挝开门节活动 开门节是每年的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12日,相对应的关门节(入夏节)是每年傣历的9月15日。开门节的到来,标志着雨季结束,长达三个月的关门节所受到的佛教戒律规定生活结束。老挝人民可以开始自由恋爱、谈婚论嫁、建房买车、饮酒狂欢、逛街购物、僧侣外出等活动。 老挝开门节活动 节日的第一天,很多...
开门节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等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象征着雨季的结束和安居斋戒的解除。以下是关于开门节的几个关键点:时间与由来:开门节的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旬。它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与关门节相对应。节日意义:开门节标志着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