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禁日俄战争前后,黑龙江已是地方凋蔽、民不聊生,社会极度动荡不安,经济形势更是摇摇欲坠。为扭转不利局面,在“沿边有民,就地有饷,防务不期固而自固,枪械军火亦不期饶而自饶”的主张下,清政府再一次将目光落在东北地区大片未开垦的土地上,宣布...
内忧外患下的开禁放垦——土地开发中的“五短十利说”
清朝后期统治者对东北地区开禁放垦,以山东人为主的移民迅速涌入东北地区,形成“闯关东”现象。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受“儒家思想”等因素影响,山东省人口迁移以省内为主。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山东省的迁移人口总量达891.18万人,其中省内的县、市区内的迁移人口有869.33万人,省际的迁移人口有21.83万人。下表为...
题目1860年,清廷同意黑龙江将军特普钦的请求,相继在黑龙江和吉林的局部地区实行开禁放垦,“充实边陲,以御俄人”。据此可知,清廷在东北实行招垦政策旨在( ) A. 抵抗英法联军 B. 镇压太平天国 C. 推进洋务事业 D. 巩固边疆领土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充实边陲,以御俄人”可知,清廷在东北实...
1855年黄河改道泛滥成灾,1860年东北开禁放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北 吧主 12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送TA礼物 1楼2022-10-28 12:30回复 东❄️北 吧主 12 4楼2022-10-31 00:45 回复 东❄️北 吧主 12 5楼2022-10-31 00:46 回复 东❄️北 吧主 12 7楼2022-...
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内地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1860年取消禁令,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沙俄不断侵蚀中国东北边境 C.日本准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中国对外政策日益走向开放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
更多“为弥补国库亏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于1863年下旨将木兰围场开禁放垦,后又遭日本侵略者多年掠夺采伐,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到解放初期,塞罕坝沦落成()的苍凉大漠和一座座乱石嶙峋的“大光顶子山””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熙康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训练军队,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
1860年,清廷同意黑龙江将军特普饮的请求,相继在黑龙江和吉林的局部地区实行开禁放垦,“充实边陲,以御俄人”据此可知,清廷在东北实行招垦政策旨在 A.抵抗英法联军 B.抵御经济侵略 C.促进东北繁荣 D.巩固边疆领土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根据题干信息“充实边陲,以御俄人” 知,清廷在东北实行招垦政策旨在...
1860年,清廷同意黑龙江将军特普钦的请求.相继在黑龙江和吉林的局部地区实行开禁放垦,“充实边陲·以御俄人 ”。 据此可知,清廷在东北实行招垦政策旨在() A.抵抗英法联军 B.镇压太平天国 C.推进洋务事业 D.巩固边疆领上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 ...
泰来县的城内,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为了巩固东北,采取开禁放垦,移民固边的政策,从那时起,来自关内的山东、河北的贫苦百姓居家移民“闯关东”,在东北扎根繁衍,图中是这些关内百姓的生活场景,土屋土墙,为防止匪患,城墙上还有土铳射击口。 泰来城墙是取土夯就而成的土城,前方一人牵着好几匹马正走路上,城墙角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