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语录 庞居士的开悟偈非常有名,全文如下: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这首偈子表达的是对禅宗开悟境界的深刻领悟。下面是对这首偈子的详细解释: “十方同聚会”:寓意众生皆有佛性,平等无别。这里的“十方”指的是四面八方,象征所有学佛的人,无论来自哪里,都聚集在一起,共同追...
庞居士的开悟偈庞居士,字道玄,又称庞蕴,是中唐时期的佛门居士,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他被誉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后的“禅门第一居士”,世称“庞居士”。庞居士的开悟偈为:“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这首偈子表达的是对马祖开示自己那句话的了悟。在与马祖初相见时,庞居士...
历代高僧大德 开悟偈 历代高僧大德 开悟顿彻 诗100首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 釐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
中峰禅师的开悟偈原文为: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这首偈子表达了禅师在开悟后所体验到的那种超越世俗束缚、获得心灵自由的境界。他不再受到世间名利和荣辱的干扰,而是将自己的心境寄托于自然之中,与万物和谐共处。这种境界是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佛教中关于...
洞山良价(807年-869年),唐代高僧,禅宗云门宗、曹洞宗的祖师之一。他生于江西高安,俗姓喻,自幼便表现出对佛教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后于南泉普愿禅师座下出家受戒,并得法嗣,终成一代宗师。 “开悟偈”是佛教徒在修行过程中,通过参禅悟道所得之感悟,以诗歌或偈颂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智慧结晶。洞山良价的著名开悟偈...
”是顺着神秀偈子的意思说的,但讲的是心性,与神秀的偈子相比确实更加彻底,是真的明心见性,顿悟佛理,但并非修行的方法。是为一辩。其实,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我们,绝不是六祖说的大根器者,可以顿悟成佛。在娑婆世界滚滚红尘中浮沉,我们更需要的反而是神秀大师“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渐修渐悟,拂去心灵...
前面所引的这首《赠别》诗,就是大慧宗杲禅师开悟后,那种气象万千的境界展现。 【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 此偈是指生命桎梏一脱,那种豁然开朗、畅快淋漓的感觉。悟境诗比较难在字面上求解,也要避免死在字面上,比较适合以内在体验相印证,用心直观。就好比武侠小说中的高手,是隔空交峰,点到为止,境...
《开悟偈》 唐·张拙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Ü 简介: 菩提本无...
最著名的开悟诗 唐·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最富哲理的开悟诗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最励志的开悟诗 唐·黄櫱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最轻易的开悟 ...
刚刚写的一首开悟偈子,与有志者共勉 ——与实修者共勉 忙里偷闲不误课 砍柴不忘常磨刀 今遇诵念大修行 丢了必将空悲切 本来都是凌霄客 如来保佑列仙班 唯有暗下真功夫 方能孜孜千秋载 谁是你的心上觉 念佛三昧方行深 大地无处不唏嘘 唯有忏悔知根底 今生今世度此劫 欢喜冤家结佛缘 万万不可再错过 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