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通宝以开元钱为模板,形体较大,制作相对粗糙。钱文为楷书,钱币正面为“开平通宝”,背面光背或穿上“天”或“元”字。由于铸造时间短暂,存世量较少,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价值 开平通宝作为五代时期的珍贵货币,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它是中国货币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研究五代十国...
开平通宝·旋读当五钱,五代后梁钱。青铜质,钱文“开平通宝”,真书,旋读,“宝字”内郭狭窄,大似当五钱。五代时期,朱温于公元907年代唐称帝,是为太祖,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五代的第一代王朝。公元923年为后唐所灭。历二帝,十七年。后梁建立之后,战争未息,切军政经费完全依...
一、开平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中的瑰宝开平通宝是唐代末年梁太祖铸造的钱币,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因其铸期仅历三年就匆匆停铸,加之存世量有限,开平通宝目前存世稀少,价格不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二、估价780万元的原因1. 珍稀程度:开平通宝铸造时间短暂,存世量有限,目前已发现的数量极为稀少。这样的珍稀...
朱温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公元907至910年其间,铸有开平通宝与开平元宝,但铸造量极少,两种钱币均为圆形方孔,面背皆有轮郭,外郭较宽,四字钱文旋读,为折五、折十型两种,折五“开平通宝”直径3.5厘米厚度0.2厘米重14.1克,折十型“开平元宝”直径4.3厘米厚度0.2厘米重18.43克,其历史上价值在于研究...
开平通宝,这一中国古代钱币的珍稀之作,于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公元907-910年)诞生。开平通宝是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铸造的珍贵钱币,设计上模仿了开元通宝,钱文为隶书旋读,存世量极少。 其设计仿照开元通宝,虽制作稍显粗糙,但背廓平浅,元宝轮廓却精整非凡。钱文以隶书旋读,四字遒劲有力,存世量极...
说明:五代 后梁 “开平通宝”一枚,为梁太祖朱温于开平年间所铸,传世有通宝和元宝两种,钱形系仿照唐“开元通宝”,均为大钱,存世均景星麟凤,目前馆藏仅见国家历史博物馆有一枚,私人收藏者据统计2枚,分别见于华夏古泉2015年拍卖会和北京大晋浩天2013年拍卖会,此为公开市场所见第三枚,该币品相保存完好,字...
由于“开平通宝”铁钱的稀有性,其在市场中的价值差异显著。铁母,也就是试铸样钱,在拍卖市场上的单枚价格可高达数十万元;而流通品由于锈蚀严重,其价格则相对较低,一般在数万至数十万元之间。△ 对比其他政权钱币 开平通宝铁钱与同时期其他政权钱币,如楚国乾封泉宝和唐代开元通宝,有显著形制和文字风格差异,...
开平通宝是中国的一种古币。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907-910年)铸行,形似开元通宝,制作粗糙,通宝背缘平浅,外形圆润。钱四字隶书旋读。活着的是什么样子?开平为五代梁朱温的年号(公元907~911),所存 开平通宝的字形为隶书,从上书到右下角,从现在所见的钱币中可以看出,其字形偏斜,字形粗糙,再加上当时...
开平通宝,相传为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在开平年间(907-910年)所铸。然而,这一历史事件在史书中并未留下明确记载。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开平通宝,仅存大钱一种,其外形仿照开元通宝,但铸造工艺显得更为粗糙,边廓也不甚整齐。开平通宝据传为朱温所铸,但史书无明确记载,存世的大钱极为稀有,成为珍贵藏品。这枚钱币...
难得一见的开平通宝铁..说实话,铁钱的这个锈色包浆,有时感觉还是满漂亮滴!就是不知道,这铁的能像铜的一样值钱写?铜的少,按理说铁的应更少,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