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西泠印社二〇一八年春季拍卖会叶恭绰《历代藏经考略》出版的北宋开宝七年(974)刻本《开宝藏》附元元至大三年(1310)刻本《普宁藏刊记》2帧残页,以240万元高价(不含佣金)拍出,创宋版残页的最高拍卖纪录。 西泠春拍中此件《开宝藏》存《中论》卷第二末两纸(有刊记),第一纸存经文五行,行十四...
自此以后,《开宝藏》一直在这里印刷流通,直至金兵灭亡北宋。 1、《开宝藏》是我国第一部刻本佛教大藏经,是历代汉文雕版大藏经之祖。《开宝藏》对我国北宋以后历代刻本大藏经《金藏》《高丽藏》等影响深远。而在汉文大藏经的影响下,后来又有藏文、蒙文、满文版的《大藏经》的刊印。 2、对东亚地区佛教大藏经影响巨大。
实际上,这些西域出土《开宝藏》残片本身并没有留下刊记,学者们之所以将这些残片断定为《开宝藏》,主要是依据现存的《开宝藏》刻本。换句话说,鉴别和比定西域出土《开宝藏》残片,客观上是伴随着《开宝藏》实物资料的逐步公开而进行的,反映出学界对该藏的先后认识过程。 我们知道,学界针对汉文刻本大藏经的版式、千字...
潜心励志,以砥砺奋进的优良作风,以脚踏实地的务实心态,以有为敢先的创新精神,乃聚万千慧智玉刻《开宝藏》之《佛本行集经》,为众生成佛增上缘,使佛典普及,教化众生,渡信善,入像法,开正法,以为中国佛学振兴,再现大乘典籍弘法利生、祥和
“开宝藏”,就是“开宝大藏经”。开宝是北宋初年宋太祖年号。大藏经,是中国佛教用语,指的是一切佛教典籍。虽然被称作 “开宝藏”,但这部大藏经的刻印,贯穿了整个北宋时代。天宝四年(971年),宋太祖派张从信到益州主持雕造大藏经印板。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已经完成,这一年,这些经版被运到开封。
《开宝藏》是中国第一部官印佛教经典总集,于北宋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在成都刻板开印。而2021年,是《开宝藏》在成都开印的1050年。 将时针拨回一千多年前,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四年(971),令内侍官高品张从信前来成都主持刻经大业,历时12年,于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八年(983),刻成13万张板片,全藏收书1076部...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开宝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刷的大藏经,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木刻大丛书。作为一部重要的汉语佛学典籍,开宝藏中不仅阐明了哲学与佛学的理论,而且也涉及到历史,语言,文学,音乐,地理,天文,数算,医学,绘画,科技,社会等一系列领域,称得上是古代最重要的“百科全书”。《开宝藏》的雕版...
12月28日,复雕《开宝藏》捐赠仪式暨学术座谈会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首部雕版印行的汉文佛教经典总集,以“重生”的形式回到了它的诞生地——唐宋雕版印刷发源地和中心成都。 《开宝藏》是中国第一部官印佛教经典总集,是影响后世佛学典籍传播和流通的重要母本。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四年(971),令内侍官高品张从信前来...
中新网太原3月22日电 题:山西“高平好人”常四龙:年过七旬守护文物30年 寻得中国最早《开宝藏》作者杨杰英 屈丽霞 常四龙告诉记者,1984年,当时高平市文博馆成立,只有6间房子,没有经费没有人力。 武俊杰 摄 常四龙向记者介绍高平开化寺。高平开化寺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最精美的一处宋代寺观壁画,计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