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4日晚上10时,重庆开县“23”特大井喷事故的死亡人数已升至243人。这些中毒危重病人大多因中毒过重导致器官衰竭而亡。同时,该事故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431万元人民币。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吴斌、王建东、宋涛、吴华、向一明、肖先素的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构成重大责任...
2003年12月23日晚21:57,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一个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承钻的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发生了一起特大井喷事故,这起事故共造成243人死亡,其中包含2名职工以及241名无辜的当地老百姓。这场特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262万元,间接损失2亿多。事故发生经过 四川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发生事故的井是...
2003年12月23日晚上9时15分许,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罗家16号井,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井喷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已经由国务院事故调查专家组在《关于川东钻探公司“23”井喷特大事故原因的专家鉴定报告》中明确指出。报告分析,在“23”井喷事故发生前的钻探过程中,相关人员擅自移除了回压阀,这...
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川钻12队对重庆开县高桥镇晓阳村境内的“罗家16H”气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达30米高程,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预计无阻流量为400万-1000万立方...
2003年12月23日晚21:57,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一个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承钻的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发生了一起特大井喷事故,这起事故共造成243人死亡,其中包含2名职工以及241名无辜的当地老百姓。这场特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262万元,间接损失2亿多。
3 事故原因 3.1溢流和井喷发生原因分析 2003年12月23日20时起钻,第一个小组起钻20余柱,未发现异常,2h后交由第二小组继续起钻,起出第一柱钻杆母接头泥浆是满的,没有外溢;起出两个单根后,钻杆母接头处溢流,接着发生井喷,作业人员想把钻杆下放,没下到转盘面,大方瓦就被冲飞,钻具也上顶,不能及时接回压阀,...
2003年12月23日22时,位于重庆市开县的某井发生天然气井喷失控和H2S中毒事故,造成井场周围居民和井队职工243人死亡,2142人中毒住院,6500余人紧急疏散转移,直接经济损失6432万元。 1井况简介 该井是四川盆地川东断褶带罗家寨构造上的一口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水平井,拟钻采高含硫天然气。同一井场还部署另外三口水平井...
2003年12月,重庆开县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夺去了200多人的生命。 气井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 气味、有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硫化氢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另一种有毒气体SO2和水。为了研究H2S气体的性质,实验室可用块状...
25.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特大井喷事故。井喷时,混有硫化氢的天然气冲天而起并迅速向四周蔓延,造成二百多人死亡,数百人不同程度的受伤。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硫化氢能燃烧,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1)井喷导致矿井周围数公里内均能闻到臭鸡蛋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