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露戒坛是佛教出家人灌顶受戒的圣地,其建筑供养有着严格的规制。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是一座平面四方形殿宇,建筑面积达645平方米。它的屋顶是缓坡式三重檐,最高中心作八角攒尖式,象征着天圆地方,佛法充塞宇宙。🏛️ 戒坛底层面积为112平方米,高3.7米,分为五级,象征着修持五种功德法成就佛身。戒坛上下四周供...
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戒坛、杭州昭庆寺戒坛并称我国三大戒坛,其中,北京戒台寺1949年以后就停止了佛事活动,由北京市园林局经营管理,并开辟为公园,1966年以后,因修理天坛斋宫需用木料,拆除了千佛阁,寺内佛像大部分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大修再次开放;位于杭州西湖旁的昭...
泉州的开元寺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建筑——甘露戒坛,它与北京的戒台寺和杭州的昭庆寺并称为中国三大戒坛之一。戒坛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僧徒们受戒的地方,象征着佛教的庄严和神圣。开元寺的戒坛位于大雄宝殿的正后方,坛前有两棵高大的菩提树,据说是由当时的住持纯信和尚在1952年从厦门南普陀寺移植过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始建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这恰恰证明了当时泉州在官方眼中的重要地位。甘露戒坛,其顶层采用八角攒尖设计,俯瞰之下,气势非凡。在众多戒坛中,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尤为引人注目,它与北京戒台寺戒坛、杭州昭庆寺戒坛齐名,被誉为我国三大戒坛。然而,历史沧桑,如今这三座...
戒坛是佛教徒传戒受戒之处。我国目前有三大戒坛,即北京戒坛寺戒坛、杭州昭庆寺戒坛和泉州开元寺戒坛。 开元寺戒坛始建于宋,建在寺内甘露井上,故名甘露戒坛。 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公元1019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戒坛因不符合规范,又按《南...
📍泉州大开元寺内,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屹立其中,那就是甘露戒坛。🏛️作为开元寺主轴线上的第三座殿宇,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甘露戒坛始建于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得名于其旁的一口甘露井。🕰️历经风雨,虽曾几经火灾兵燹,但现今我们仍能在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后的风貌中,感受到其古朴与...
大雄宝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甘露戒坛始建于宋,明末重建,重檐八角攒尖顶,四周环廊,占地645平方米。坛有五级,最高一层供奉明代卢舍那佛坐像木雕。开元寺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中国三大戒檀。 生本院 对开元寺,《鲤城区志》有详细介绍:“(开元寺)位于西街中段北侧,新华西路...
福建茶叶--海丝之路(5.31):戒坛是古代佛教僧侣受戒举行隆重仪式的场所,只有地位极高的官方才能设立。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在南宋时期按照《南山图经》改建为最高等级的五级戒坛。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是卢舍那佛(须弥座为千佛莲台)、金刚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和弥勒佛。全国仅有北京戒坛寺、...
戒坛是佛教徒传戒受戒之处,我国有三大戒坛:北京戒坛寺戒坛、杭州昭庆寺戒坛和泉州开元寺戒坛,其中,开元寺戒坛建在甘露井上,因此得名甘露戒坛。坛高3.7米,共分5层,象征五分法身,顶层供奉卢舍那佛,须弥座莲花台上的1000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称为“千佛莲台”。四层环绕着金刚春、金刚索、金刚...
开元寺甘露戒坛的地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开元寺内。开元寺甘露戒坛是泉州开元寺内的一个重要景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甘露戒坛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据说在唐朝时期,此地常有甘露降下,因此得名甘露井。后来,僧行昭在此开创了甘露戒坛,成为了佛教修行和禅修的重要场所。现存的甘露戒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