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2002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家标准抗震规范管理组。本规范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规范条例,主要依据现行相关标准,总结近年来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使用和维护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参照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制定的第一部以功能和性能要求为基础的全文强制的标准。作品目录 1 总则 2...
抗震设计规范 抗震设计规范是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性规定,是抗震设计必须遵循的强制性技术规程。建设、铁路、交通、民航、水利等各行业都有抗震设计规范。
与抗震规范紧密相关的历代《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国地震区划图》也将在文末进行简单罗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历代版本:1959年,《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未颁布。1964年,《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未颁布。1974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TJ 11-74 有效期...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指对建筑结构在设计阶段应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以保证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会给建筑物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修订过程中,发生了2008年汶川地震,其震害情况表明:•严格按照2001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没有出现倒塌破坏,达到了在预估的罕遇地震下生命安全的抗震设防目标。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2008年对规范进行...
第一、地震烈度区划:建筑物抗震设计应根据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并参考相关规范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以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能够满足当地的地震需求。 第二、设计基本规定:建筑物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范要求,并按照工程结构等级确定受力构件的设计标准。 第三、结构基本要求:建筑物的结构应具备整体稳定性和...
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能力。本规范的制定旨在提高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促进建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的抗震设计,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设计、检测、评估和加固设计、施工。 三、术语和...
GB50011-20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国建筑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规范,对于确保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结构设置合理,抗震措施全面,结构稳定性强,地基基础坚固等。 3. GB50011-2019规定了不同类别建筑的地震设计分组、设计地震烈度和设计地震加速度等标准,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中能够承受最...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往往是灾难性的。因此,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抗震性能,以提高其在地震灾害中的抵御能力。 2. GB50011-20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1 规范对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构件的抗震性...